第385章 孙权归汉

原本以为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和充足的兵力,可以坚守一段时间,但如今看来,局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利了。

张昭沉思良久,缓缓开口对孙权说:“主公,如今之势,实难再战。刘翊势大,我等若再僵持,恐玉石俱焚。”

孙权怒目而视:“公言何意?欲劝我降否?”张昭面无惧色:“主公明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降以保军民,日后再图大业。”

孙权紧攥双拳,内心挣扎不已。此时,孙邵冲进屋内,大声道:“主公不可听信子布之言。我江东儿郎岂有轻易言降之理?虽处困境,然胜负未定。”

孙权眼睛一亮,似看到希望。张昭见状又上前两步苦口婆心地对孙权进行劝导,然而,孙权内心十分纠结,尽管已经思考了数日之久,却仍然无法下定决心。

就在这关键时刻,秣陵城中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张昭心急如焚地再次前来面见孙权,忧心忡忡地将城中人心浮动的状况一五一十地告知于他。

接着,张昭冷静地为孙权剖析当前的形势:“主公,如今城中局势不稳,倘若有将领心怀不轨,暗中打开城门放行刘翊大军入城,那此人为刘翊立下大功,或许能够得以封侯拜相;但主公您呢?”

说到此处,张昭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若是再有将领胆敢发动兵变,不仅将主公您和我们这些忠心耿耿之人斩杀,甚至会将整座城池拱手相让,并且把我们的首级当作投诚的礼物一同献给刘翊。

如此一来,此人必定也能获得封侯之赏。到那个时候,主公您恐怕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啦!与其落得如此下场,倒不如早早投降,尚可保住荣华富贵啊!”

孙权听完张昭这番话,不禁面露愁容,长叹数声之后,终于被说动了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无奈地吩咐道:“罢了罢了,既然事已至此,那就烦请子布出城一趟,代表我去与那刘翊商谈此事吧。”

小主,

于是,张昭领命而去,快马加鞭赶到了刘翊的帅帐之前。见到刘翊之后,张昭赶忙表明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

站在一旁的郭嘉等人见状,本想借机故意刁难一下张昭,但他们的举动却被刘翊及时制止住了。

只见刘翊一脸严肃地看着张昭,然后直截了当地开口承诺道:“只要你们家主公孙权愿意归降,并且成功劝说周瑜一同归降于我,那么我可以保证让他依旧保留吴侯之位。不过,此后他需入朝为官,听从朝廷号令。”

经过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和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就各项条件达成了一致意见。孙权将得以保留他的吴侯之位,并被朝廷任命入朝担任御史一职。

三日时光转瞬即逝。这一天,秣陵城那紧闭多日的厚重城门缓缓地打开了,发出一阵沉闷而又悠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