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们的介绍,这个奶咖音乐厅物美价廉,就是利润不高,投两百桃花币的话,需要多久才能回本呢?”璇姐认真地问。
“预计三年。”仁柯煞有介事地说。
璇姐听完,脸色都变了。
“哈哈哈哈……”泷哥他们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三年才挣回两百的成本,那盈利得猴年马月?
“头两年我们先打品牌,”仁柯一本正经地解释:“也许在桃花坞,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李嘉诚。”
“哈哈哈哈……”
满嘴跑火车,你还真敢说!
仁柯的不着调,让大家彻底没符了。评委席导演和制片人也是忍俊不禁,但心里贼满意,仁柯越不靠谱,节目越有看点。
既然“靠谱”的六五零整不出啥来,那就让“不靠谱”的仁柯来整活吧。
“我想问仁柯,你跟一纯有个业态,现在跟吉娜也有个业态,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呀,你会把精力放在哪边更多一些呢?”丹妈又问。
“众所周知,我有很多名字,仁柯,仁戈,还有许昌锄……”仁柯解释不清,大家一头雾水。
“仁哥的意思是他有很多身份证,用不同身份证来注册不同公司的意思?”张欣成帮忙解释道。
“对,你懂我。”仁柯立马开心地说。
大家却一脸无奈,这跟丹妈的问题是一回事吗?忽悠,继续忽悠。
果然,仁柯还是继续忽悠了。
下一个项目,他和王星悦王梓奇的“T King”台球坞,三人合办桌球厅,竟然还拉了泷哥做幕后投资人,以及台前背书人。还用抛硬币的三种可能性,巧妙地化解了导演关于三个项目如何取舍的问题。
不得不说,仁柯脑回路清奇是一回事,但不能说人家傻,实际上可精着呢,一通问题下来没有一个能难住他。
再接下来,还是仁柯的项目,大家都麻了。
“他到底有几个项目啊?”雪晴吐槽。
“干脆坐台上得了,不用下来了。”单一纯笑道。
“这个是啥来着?”仁柯站在讲台上,连自己的项目都记不清了,太多业态就是烦恼,哎。
“树洞。”张欣成好笑地提醒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诶,对对,大家看后面,山上的那个巨大的树洞,就是我的业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