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秘诀

听了方三桶的话,我瞬间来了兴趣。别的不说,我们家的“独一无二”也算是老字号,能传承近百年绝不是混年头,必然有过人之处。

长这么大,方三桶头一次见我这么认真,甚是高兴,一边吃着饭,一边向我娓娓道来他做汤的秘诀:“做汤,选材是第一步。新鲜的食材是汤的灵魂,蔬菜要嫩,肉类要新鲜,海鲜要活蹦乱跳的。火候是汤的关键。大火煮沸,小火慢炖,这样食材的精华才能慢慢融入汤中。每种食材的炖煮时间都不同,要恰到好处。太短,食材不熟;太长,营养流失。调味是汤的点睛之笔。盐是基础,但不要太多,以免盖过食材的原味。其他的调料要适量,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

高手在民间,高手在身边,听了方三桶的话,我豁然开朗。旁边的贵喜听了也十分受用,嚷嚷着也要学着熬汤。他学不学我不管,我算是了解了做汤的基本要义,这可比桑梓教我的更有吸引力。我还记得桑梓说过阳间与阴间就是现实与虚幻,但是阳间的东西到了阴间也会成为现实,就像阴间的鬼怪来到阳间也会影响大活人一样。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瞬间变得无比激动。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一副坚固耐用的扁担,又精心挑选了两只容量巨大的挑水大桶。接着,马不停蹄地在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的柴米油盐、各种生熟食材一股脑儿地装进了桶里。不仅如此,就连那方三桶视为珍宝的百年老汤,我都灌了满满的一大坛子。

就在这时,方三桶看到眼前这番景象,不禁目瞪口呆,满脸惊恐地大声问道:“你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呀?难道是想要把家给拆了不成?”

听到他的问话,我忍不住笑出了声,然后一脸得意地向他解释道:“嘿嘿,我的父亲大人啊,我可是受到了您老人家的真传呢!这不,我打算找个合适的地方开一家分店,所以就先来咱们总店这儿进点货啦。”说着,我便掏出了二百两银票,递到了他的面前,算是这次进货所需的钱款。

方三桶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只担心我学坏了,说什么也不肯收。见此情形,我连忙将银票硬塞到他的怀中,并拍着胸脯保证道:“您瞧瞧我带的这些东西,除了能够撑死两个不要命的贪吃鬼之外,还能干什么坏事!”听我这么一说,方三桶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不再继续推辞,欣然收下了银票。

就在此时,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我们的贵喜突然凑了过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渴望和期待,小声嘟囔着说想要跟着我一起出去闯荡闯荡,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可我连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他:“我说贵喜啊,这次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吧。要是真让你跟着我一块儿去了,说不定你就再也回不来喽!”

贵喜还想坚持,我并没有过多地跟他解释其中缘由,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收拾好东西之后,我轻轻按下黑木令,没过多久就再次回到了熙熙攘攘的奈何桥上。

众鬼一见我归来,瞧见我肩上挑着两只硕大无比的木桶,手上还提着一个古旧的坛子,一个个面面相觑,皆露出疑惑不解之色,纷纷将他们那细长的脖颈抻得好似长颈鹿一般。其中有一个面目狰狞的吊死鬼,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他那条猩红的舌头探进我的老汤坛子里,尝尝味道究竟如何。我见状怒不可遏,飞起一脚,直接将这不知死活的家伙踹出老远,直飞得不见踪影。

就在此时,那个令人厌烦至极的李自成又开始无端生事,只见他双手叉腰,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呵,方大人您可真是守信之人呐!不过嘛,不知道您是否已经找到了能够解决当前难题的法子呢?倘若您没法子解决,嘿嘿,那咱们可就要去阎王爷那儿好好参您一本啦!”

我斜睨了一眼这个讨人嫌的家伙,心中暗骂道:“看你这副欠揍的德行,真该让你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然而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抬起手来,朝着桥头处的沙漏随意一指,没好气地回怼道:“时辰未到,急什么急?你在这儿叽叽喳喳、啰啰嗦嗦个没完没了,像只烦人的苍蝇似的,吵得人心烦意乱!”

李自成显然没有料到我会如此强硬地回应他,一时间愣在了原地,但很快便回过神来,嘴巴依旧不依不饶地叫嚷着:“哼!反正若是到时熬出来的东西难以下咽,影响了咱哥几个下辈子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地投胎转世,那咱们定要去阎王爷面前狠狠告发你,让你也尝尝苦头!”

他这一番话刚落音,周围那些小鬼们立即随声附和起来:“对对对,告他,一定要告他……”一时间群情激愤,吵闹声恨不得响彻整个地府。

我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整死李自成这个挑事精,蛊惑人心,太不是东西了!但现在还不是收拾他的时候,把汤熬好才是紧要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吩咐刘邦去搞点干柴,赢政去郭阿婆的小院把大铁锅背来,又差了西施带着两个小鬼去孟婆府里拉了两车上等井拔凉水。待支起炉灶锅台,一切准备就绪,刘邦烧火,赢政打杂,作为大厨的我直接在奈何桥上操练起来,起锅、烧油、葱姜蒜辣椒丝爆香,百年老汤搞里头,羊腿搞里头,新鲜时蔬搞里头,最关键的天时从瓦罐中捞出来搞里头……

西施带着两个小鬼,小心翼翼地将井拔凉水倒入锅中,水温的降低让汤料的鲜味更加集中,同时也让汤的口感更加细腻。她的动作轻柔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场舞蹈。

刘邦挑选的干柴质地坚硬,燃烧时火力持久,为汤的炖煮提供了稳定的热源。他不时往火炉里添柴,确保火候恰到好处。

秦始皇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虽然不直接参与烹饪,但他的目光锐利,时刻关注着汤的火候和味道,仿佛在用他那帝王的眼光审视着每一道工序。

不一会儿,火炉上的大铁锅就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火光映照着锅边,锅里的汤水在火焰的舔舐下翻滚着,冒出一个个小气泡,奈何桥上弥漫着温暖的蒸汽和诱人的香气,宛如一道人间的盛宴。

随着时间的推移,汤的香气越来越浓郁,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最终,当汤料炖至软烂,汤色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时,我就知道我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