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看他们有正事儿要谈,就抱着资料去自己的实验室了。
张倾的这个经济小组成立了有一段时间,两个项目十分扎眼。
一个是改造了炼钢炉,还有一个就是最高机密,制造汽车。
张倾有了从孙曼丽手中缴获的大量黄金财富后,手笔铺开极大。
一口气在市里市外开了十多个厂子。
周楠现在负责各大厂子上的技术问题。
重中之重的就是药厂,关于她怎么解决止血药量产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人质朴求真,对于周楠这个空降且年轻的技术总工,开始是不服气的。
但有张倾同志的例子在前,这些技术员们表现得并不明显。
在其中一个人调配药剂出错,被周楠指出来后。
“你直说看了看,闻了闻,就说我出错了,这不是严谨,这是专制!”
留洋回来的技术员语气愤怒。
穿着白色大褂子的周楠也不生气,对旁边看戏的几个技术员道:
“那这批药液重新检查一次,如果是对的,加班费我出,检讨书我写,如果是错的,你们集体去生产线工作一个月。”
文化人嘛,要的就是一口气,甚至还嫌事情闹的不够大,把张倾也折腾来做见证了。
张倾看着仰着小下巴的小丫头,“你这么肯定。”
周楠眼中闪过一丝少见的傲然,“别的东西我可以犹豫,关于元素提纯我可是第一名。”
张倾浅笑一声,说了句是吗?
结果很快出来,数据和周楠说的丝毫不差,而那几个技术员如丧考妣的同时肉眼可见的对周楠服气。
“我知道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我一向认定的是能者居之,小周同志出生有着千年历史的药村,我们刚会喝奶,她也许就知道哪种药材是什么功效了。”
张倾的一席话,让因为周楠年纪小,凭空降任的一帮人闭上了嘴。
这里的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年轻学子。
全是人中龙凤,见识过太多天才,所以很容易接受周楠的天赋异禀。
时间飞快,张倾的经济小组在申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展会。
尽管米国人封锁,一百多人的代表团依旧过来了。
展会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周楠负责的药品,化妆品更是让人移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