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生也知道原因,那些老师跟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领导走得很近,轮流着让学生家长安排请客吃饭,作为他们聚会增进关系的平台。
他曾经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直到有一次,有一个班主任犯了一个大错,校领导跟宋儒生谈话,让他顶包的时候,他才忍无可忍地发泄出来,当场把校领导臭骂了一顿。
对于一个没有关系背景的平凡人来说,忍无可忍是要付出代价的。
自从那一次顶撞领导,他很快被从城市的学校调到偏僻的农村,新学校远在四十公里之外,他每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妻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很快就累得病倒了,两个女儿没人照顾,成绩直线下降。
即使如此,他依然认为,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调回去。
他每天起早睡晚准备教案,不放弃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就是想取得骄人的成绩,引起领导的注意,把他这个被埋没的才子调回市里。
然而,生活的轨迹并没有按照他想象的去走,他带的班里,突然有一个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跳楼了,学生家长闹得很凶,还冲到学校,在教室里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把他打了一顿。
狼狈的宋儒生又被校领导喊了过去,让他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等候组织处理。
有人说,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然而这句话在宋儒生身上并不适用,上帝为他关闭了所有的门,连最后一扇窗也关闭了。
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家里又传来消息:妻子病危。
妻子临死前,宋儒生跪在窗前一直哭,但妻子并没有怪他,只给他留下一句话:
“我知道你清高,但为了女儿,以后别再那么轴了。”
为了女儿。
是啊!
为了女儿。
宋儒生想想以前经历过的那些事,再想想自己,这才发现他不是一个人,他不能只为了自己活着。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换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