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福隆祥记(上)

纸秋官 万绍博英 1895 字 10天前

那个徐宝鸿说配合是真的知无不言,甚至将一年来整个公寓所有住客的花名册也双手奉上,就盼着赶紧化煞为吉。晁荃如与刘省三商议,兵分两路去调查,一个去福隆祥记,一个排查花名册。

临出发前,刘省三特意嘱咐他回头把从衙门山案发到今日搜集的线索全部书面整理递上一区警察署。晁荃如知他向来规矩严格,躲也躲不过便点头应下。

刘省三还提醒道被害人的身份确认,日本人必定会插手接管这两个案子,让他务必赶在日本人头里,尽快找到关于真凶的线索。“兵都走了,警还在,滑天下之大稽。”刘省三也不是第一次被日本人截胡,每每想到都恨得牙痒痒。

晁荃如自然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从平度街公寓出来,直奔福隆祥记而去。向来怕麻烦的张八两竟提出要与他同行,称自己在福隆祥记有熟人,顺路过去看看,也或许能帮上忙。

晁荃如惊讶他这性子竟还有朋友,心生几分好奇,便同意了。

两人同乘一辆脚踏车,晁荃如把车子蹬得飞快,蹬得衣服都被吹干了,好似现在就有日本人在屁股后头追他们跑一样。

车子一路下坡冲上山东街,顿时变得平坦宽敞。

山东街一分为二,由南至北收窄,南段近海,两侧全是洋人的商铺洋行俱乐部,北段才是国人自己的各个商号,整条街南洋北中,一路双城,是别处见不到的风景,招牌林立热闹非凡,本地人称“大马路”,商埠中名副其实的“十里洋场”。

福隆祥记便在南北交界中心靠北一些的位置上。

福隆祥记其实在商埠早年险些开不起分号,外来龙压不过本地虎。一来有洋人百货冲击,二来本地已有几家绸缎庄稳扎脚跟,其中半数还都是三大家族中沈家的生意,沈竹声的父亲沈谷至今仍是胶澳总商会会长,地位自然稳固。

直到福隆祥记现任分号大掌柜龚嘉福的出现,才让福隆祥记的胶澳分号在商埠彻底撑起了门面。龚嘉福是个聪明人,一路从店铺学徒做起,说话办事很是有一套手段。他看准了商埠大量的侨居洋人并不熟悉本地量体裁衣的老师傅,于是将几个手艺不错的裁缝直接请到福隆祥记坐店,客人来了便选料裁衣一条龙毫不费力,更不提还有上门服务。靠着诸如此类审时度势的机灵和果决,福隆祥记胶澳分号才化险为夷,有了今天的地位。

晁荃如将车子停在福隆祥记绸缎呢绒庄胶澳商埠分号金字招牌下,靠边放好。张八两却立在门口不进去。

晁荃如奇怪,说是有熟人在,来了又不进是什么道理。

“我进去得让人打出来,才不吃这亏呢。”

张八两撇嘴笑笑,借笔画了纸条让他带进去交给伙计。晁荃如低头看,纸条上只有个简笔画的小人,逗趣可爱。

这人做怪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相识不长,晁荃如倒是对他的心性摸熟了三分,便顺了他的意,只身迈进了福隆祥记的大门。

福隆祥记规矩森严,店员按身份划分严格统一穿着。他刚跨进来一只脚,便立刻有穿戴洁白套袖围裙的店铺学徒迎上来招呼,引座端茶递烟打扇,手脚麻利得很。几个学徒这边伺候着,师傅就立在旁边询问晁荃如是想置办什么,身上一席素色长袍齐整干净没有一条褶皱。

换了寻常人家对这番殷勤服务怕是会乱了手脚,但晁荃如是习惯了下人伺候的,自然不慌。他从怀中掏出证件亮给师傅看,说明了来由,且没忘手里的纸条,一并递上前。师傅一看上面的名字,没二话,赶紧差学徒带着纸条去后面请大掌柜,自己躬身退到一边接过扇子,小心伺候着。

晁荃如趁此时间打量着铺子——铺面被左右分开,跟伙计的着装一样整洁。中间布置得像大户人家的客厅,让客人进门便可入座。两旁一边是码放整齐的各种布匹,按材质色彩排列,百十种之多;另一边则是请来坐堂的老师傅裁剪缝制的案桌,上面散落着量尺剪刀彩色划粉,乱中有序,当着客人的面麻利地飞针走线,确实十分吸引人,想来龚掌柜这套招客引客的法子是当真妙极。

还不等他再多打量片刻,就听一人朗声道:“晁六少大驾光临,真是让敝店蓬荜生辉。”

大掌柜龚嘉福长袍短褂踩着声音从后堂碎步走上来,脚下又轻又快。他撩袍来到跟前,拱手一揖,有礼有度,笑脸迎人。晁荃如也起身回礼:“龚掌柜。”

晁家吃穿用度自有佣人置办,量体裁衣也有固定师傅上门,所以他是没来过福隆祥记的,自然也没见过龚嘉福的。龚嘉福待他却如熟识多年,当真是把“宾至如归”四个字拿捏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