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
“......”
谢筱灵同学突然想说“不给”。
但是手里,同时却已经把林夕的答题卡送出去了。
江晚余拿到了,看了眼名字,确认是林夕的:
“谢谢。”
“不......用谢......”
谢筱灵同学有些抑郁地离开了办公室。
江晚余把林夕的答题卡放到余花语面前。
“怎么了,小鱼?”
“林夕......说他觉得改错了,古诗文默写。”
“哦......我看看,好像开放性的空,填了没见过的诗句啊......”
余花语看了一眼林夕写的诗句,就准备查查资料......
结果读着读着,发现不对劲。
她又读了一遍,脸色渐渐古怪......
“花语,怎么了?”
“小鱼......这句诗你读过吗?”
“没......刚刚忘记看了......”
刚刚她还有点沉浸在和谢筱灵同学斗争胜利的喜悦当中。
一时间忘了看看林夕到底写了什么。
“那......你自己看看吧......”
余花语把答题卡,还找到了试卷原题,都放在了江晚余面前。
江晚余定睛看去,只见题目是:
【古诗文中,“江山”是常见的意象......请写出诗句中含有“江”“山”二字的句子(“江山”可分写)(每空一分,共两分)】
她再看林夕写的句子,突然愣住了:
林夕答题卡:【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
“江晚余”?
她的脸突然红起来,而后一股莫名地喜悦涌上心头。
她问:“花语,有这句诗吗?”
余花语摇摇头:“至少我没听说过。”
“嗯......那好......”
那......应该就是他自己创作的吧?
为了自己么?
江晚余见状,心情愉悦地拿着林夕的答题卡,回到了班上。
她一边走,心里还一边想着:
他写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向她表白吗?
不是不是......
那首诗的意境,“愁”“鹧鸪”,似乎有些悲凉呢......
总之,虽然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心情写下的这首诗......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和她有关吧?
江晚余回到班上,将近上课了。
不过她作为天才学生,自然无惧所谓上课铃。
她径直走到林夕那桌,无情打断谢筱灵同学的谈话——
其实也不能算是打断,只是她挑了个两人话题停顿的间隙插了句嘴。
正好,她一出声,谢筱灵同学就不说话了——即使她还想说。
“林夕。”
林夕看过去,江晚余同学把他的答题卡展开,指了指古诗文......
林夕看着江晚余暧昧的笑容,立马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
再看自己写的最后一句“江晚正愁余”......
“江晚余”?
坏了,记混了......
这个世界没有辛弃疾......
“我说这是凑巧,不是我写的诗,你信吗?”
江晚余歪了歪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关系的,夕,这这两分老师不给你,我给你,你在我上面。”
林夕面前,江晚余一直在憋笑。
都快吊成翘嘴了......
林夕叹了口气,开始背诗:
“郁孤台下清江水......”
“嗯?”
江晚余一愣。
林夕还在背着诗:“......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说完,看着愣在原地的江晚余:
“这首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
林夕正要说出辛弃疾的大名,江晚余就猛地向前。
上课铃声响起。
不过现在江晚余离他的距离,几乎可以说没有,近似乎面贴面了......
“送给我的词吗?我记住了,等下我也还你两句诗......”
“其实......”
林夕正要说话,后面上课的老师就进来了。
江晚余也笑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开始低头写东西。
林夕心中无奈叹气:
这算什么?
上课上到半,谢筱灵同学一脸不情愿地给林夕传纸条。
林夕还以为她要问问题,结果一看纸条,上面是江晚余的字迹:
【赠夕:】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