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大野猪目测,少说也得有三四百斤重。
拿到镇上去卖,十两八两银子是能赚到的。
“娘,这头猪,能卖最少八两银子。”不愧是赵二郎,常年游走于溧阳镇,一打眼儿,就能估算出这头野猪的价值。
叶辛夷点点头,“好,那就扛去镇上卖了。晚上回来包饺子,给你妹妹过生日。”
一听吃饺子,赵二郎实在憋不住了,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娘,什么是饺子?
之前你就说卖肉包饺子,我知道是好吃的,可这饺子到底是啥,我好像没见过吧?”
叶辛夷微微一愣。
饺子……这东西,在大南朝没人包吗?还是说,历史架空的大南朝,不知道饺子的存在?
想到这儿,叶辛夷心里忽然有了一种想法,就道,“饺子就是交子,你不知道吗?”
赵二郎茫然地摇摇头,“不知道,没见过,也没吃过。那……那娘你,吃过?”
叶辛夷嗯了一声,开始编造故事,“很小很小的时候,娘逃荒在一个破道观里,见到一个老道士做过这东西。
他还好心地给了娘一个吃。就是这么一个被他称作是饺子的东西,救了娘一条命。
这要不是咱们家现在过的好一些了,娘也不会忽然想起饺子来,所以啊,有些事儿,娘不是没经历过,而是忙得想不起来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赵二郎对娘的话,是深信不疑。
因为她知道,娘是逃荒来到溧阳镇这边的。
虽然有娘家人在京城当官,但是,她属于是叶家旁支的旁支,基本上就等于没娘家。
娘说在破道观里吃过饺子,那肯定没错了。
想到这里,赵二郎口水都馋出来,赶紧弯腰扛起那头大野猪,就下了山。
还真别说,这赵二郎不愧是随了原主力大无穷的基因,一头三四百斤的猪,在他肩上,好像是一个破布袋子,没见他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