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
朝廷开仓放粮已经三天了,竟然还在持续放粮,完全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可每天依然有大量的老百姓排队买粮。按照常理,家里没粮食的,要买早买了。
毕竟粮食虽然重要,可买个几十斤放在家里,三口之家省着点吃,也够吃个把月。哪怕买个几斤,也够吃几天的了。
正常人都看出是不正常了。可朝廷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朝堂上,不少有责任心的官员,也提出可以停止放粮了。可崇祯根本不采纳,言说只要百姓愿意买,就说明百姓需要。
入夜,京城有名的青楼潇湘馆,一间奢华的包厢里,几个穿金戴银的商人围坐在餐桌前。
这房间里的亮度有些不正常,比寻常房间亮了不少。只因为他们桌子上摆放着两台不一样的灯。赫然是徐堃卖给众多官员的台灯。
这几人就是京城有名的粮商,祝家,查家,盛家,亢家。
他们几乎把持着京城的粮食,而且都跟众多官员交往甚密,操纵着粮食的价格。尤其是亢家,号称晋商中的首富。
没错,八大蝗商这个时候还没办法跟亢家比。只是亢家是盐商,不是靠着互市起家,所以对“鞑清”没啥贡献,在后世并没有八大蝗商出名。
“盛老板,你这灯还真是神奇,不仅亮,还一点都不热,还没有烟,实在是好东西啊,哪里买的,回头我也去买几个!”祝家的祝德顺笑着问道。
胖乎乎的盛满金,得意的说道:“魏阁老送的,我给他送了一副韩愈的字帖,魏阁老十分喜爱,就送了我两盏。此为长明灯!”
“啧啧啧,盛老板果然神通广大,连魏阁老都愿意送如此宝贝!这灯怕不是什么凡品,值不少钱吧?”一脸精明的查万杰调侃道。
盛满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不便宜,听魏阁老说,一盏就要一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