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城屠杀案?”
听到久未早朝的拓跋天禄主动提起这件案子,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喧哗起来。
要知道,不论在哪个统治体制,领悟领导者的想法是每个官员最重要的工作。
如今面对当今圣上对几千里之外的案子感兴趣,这些官员马上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老臣认为,此案件太过残暴,也是对圣上功绩的一种蔑视,所以应当加派得力干将,及早破案,还鸿海城居民一个明朗晴天!”上官鼎看着身边的官员议论声嘈杂,于是卯足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了上官鼎起头,大量的官员为了表示站队,马上高声附和起来。
面对金銮殿上文武百官的态度,拓跋天禄却表现的十分冷静,他依旧端正的坐在龙椅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也许是感受到了圣上的冷静,一直喧哗的金銮殿也安静了下来。
“上官爱卿对朝廷一直是忠心耿耿,这让朕一直是心生佩服啊!”拓跋天禄等到文武百官不再议论,这才慢悠悠的开口说话。
“谢主隆恩!老丞一定会为朝廷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上官鼎一时间热血沸腾,连忙开口表示衷心。
“行了,上官爱卿起来吧。”拓跋天禄看着上官鼎站起身后,又继续说道:“这些日子,朕身体欠佳,未曾上朝,但朕依旧对天下时刻关注。这鸿海城也是属于朕的子民,听闻他们被歹人屠杀,朕实在是寝食难安啊!”
“皇上如此体恤民情,实属我等的福分!”
“是啊!有了皇上的恩赐,破解此案指日可待啊!”
“就是,就是”
……
“很好。众爱卿能和朕想到一块,实乃大幸。”
听到拓跋天禄露出了微笑,底下的官员也随即微笑附和起来。
就这样,金銮殿上出现了诡异的一面,长久未曾举行的早朝会议,居然会是这么轻松和谐。
当然这群文武百官之中,也有很多聪明之人,镇军大将军武勇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虽然在世人眼里,武勇只是一介莽夫,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聪明才智绝对在很多官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