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死就死呗!”
方烹鸡很是光棍。
这个方法竟然能让人达到一百二十岁的寿命,那实在是神奇。
难道这方烹鸡是一个修士?
杜牧左右打量,觉得这眼前这位亲家和通北县的那对亲家贾蓑一、连清月相比,个子要矮小不少,只有一米八多。
虽然其身高远高于自己,但与那贾蓑一、连清月俩亲家相比,还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如果对方是修士,是自己能吸粉,那难道自己一家人都是修士?
杜牧挺疑惑,感觉不太真实。
——
这老头子夸口说自己九十多岁了,杜牧也比较怀疑。
因为他确认过,自己的媳妇方黄莺确实只有二十左右,与阿揭比较般配。
你一个九十多岁的糟老头子能应付得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
杜牧以亲身经历表示怀疑。
而且,就是在半山村,也出过笑话。
摩托罗县知县时添饭或许因为自家亲家贾蓑一、连清月很了不起,所以不仅过来慰问自己一家老小,而且还在半山村嘘寒问暖,对那些六十岁、八十岁和百岁的老人进行了慰问。
六十岁以上猪肉五斤,八十岁以上猪肉十斤,百岁老人则猪肉二十斤、银子十两。
王麻子那狗日的竟然说他是百岁老人,让时添饭大吃一惊,就差点下跪了。
杜牧清楚,知县这是错把王麻子当仙人哪!
被杜牧亲自拆穿后,知县侍卫立刻将王麻子就地正法,打了十板板。
结果王麻子硬是三个月没下床,还两年没与自己说话。
现在,自家的亲家方烹鸡或许也在虚报年龄。
——
杜牧觉得亲家这“方烹鸡”的大名,取得一点儿也不好,因为阿花是杜十娘的“义子”,也是自己的“五儿子”。
那看起来是一只普通的野芦花鸡。
它实际上也是一只普通的野芦花鸡。
但就因为它是孩子他妈的的“义子”和自家的“五儿子”,所以一家人都基本上不怎么吃鸡肉。
而现在这亲家取名就叫“烹鸡”,实在是与杜家犯冲啊!
不过,儿子的事情是大事。
与这亲家交往久了,杜牧发现这亲家并不怎么爱吃鸡。
原来他少年时爱吃鸡肉,但后来年纪大了,消化不了,就不怎么爱吃了。
听到这,杜牧一家人才稍稍放心。
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别人叫自己“豁牙”,杜牧觉得一点儿也没错,因为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啊。
再说,这个外号也并非没有好处。
因为怕说话时喷口水,自己自年轻时就改了说话快的毛病。
现在已经养成了三思而后说话的习惯,做起事来倒是不缺想法。
而且,哪怕事情再难,哪怕精神恍惚,自己也能扛住。
——
排除“石头有毒”的可能性后,杜牧猜测,对方躲着自己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东西确实难得,或者说很贵重。
一块石头就能让人强身健体、耳聪目明并且延年益寿,哪怕是一个傻子也会豁命去争。
要的人越多,而东西越稀罕,那价格肯定就贵了。
这就好像火锅刚开始在摩托罗县城流行时,没有那么多做火锅的锅子,而喜欢的人又多,所以价格就贵了。
而后来火锅锅子多了,吃的人也越多了,反而价格越来越便宜了。
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呢?
它又不能唱歌!
杜牧猜测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亲家一直躲着自己不露面,杜牧只好去问阿揭和方黄莺。
结果他俩说他们也不知道岳父去哪儿了。
——
杜牧只好继续问阿揭和方黄莺。
方黄莺笑着说,“阿揭也早就学会了。”
方黄莺这位媳妇不仅人长得美,嘴巴子也甜,“爸爸”、“妈妈”叫个不停。
而她也经常给俩姐妹送小礼物,早就赢得了阿开、阿锅的欢心。
现在俩姐妹身上的装扮,一半多都是来自于这位嫂子呢!
当然,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杜牧首先问阿揭有没有学会那打坐、呼吸吐纳功夫。
然后,杜牧才问起他俩,有没有见过那种石头
“那东西是修士才能使用的东西,非常珍贵的。
“因为一块石头就要二十两黄金,或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