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距离还不够!
——
杜布继续振翅高飞。随着距离的不断延长,不仅“阴木星球”、“阳木星球”和“阴木阳木星球”同时传过来了大道之力,而且“阴金星球”、“阳金星球”和“阴金阳金星球”,“阴水星球”传过来了大道之力。
然后,“阳水星球”和“阴水阳水星球”传过来了大道之力。
再然后,“阴土星球”、“阳土星球”和“阴土阳土星球”,以及“阴火星球”、“阳火星球”和“阴火阳火星球”亦逐渐累加式传过来了大道之力!
最终,杜布感觉到了十五星之力的加持!
在远离“拨变星球”的深处,杜布停留停留。
因为他感觉自己不仅法力的高涨,而且神识亦在不断高涨。
很快地,自己就能从从以前的“一心一百二十八用”突然翻番式地增长到了“一心二百五十六用”。
而凭借进一步增强的法力和神识,在打量着那颗“拨变星球”时,杜布逐渐有了新发现。
——
杜布看到,这颗星球确实增加了一个以前只用虚眼都不能看到、却只能间接感知的新的“弦度”。
对于人类来讲,进一步提升了的“虚眼”或许可以看到它。
但杜布没有什么把握。
不过,杜布暂时给这个弦度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即【虚度】。
具有“长宽高”这三维的视觉的人类,看到这个带有“虚度”的“拨变星球”,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它似乎缓慢变大、再缓慢变小的特点。
其实,它一直就是那么大。
它既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
它只是围着自己的“虚度”,缓慢地旋转。
而就是因为缺乏关于“虚度”的感知,所以人类修士才会有这种错觉。
——
当然,这种错觉并非是没有意义的,就好像蚂蚁不必形成关于“高”的视觉一样。
这是因为自己那么矮小的身子,所以稍稍一点点的高度,对于自己来讲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而在这样的艰巨挑战中,一座万丈高山和一个十米高山对于自己来讲完全相似。
因为无论它如何高大,自己总要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只要前方的沟沟坎坎足够的小,那么自己就能爬过去。
反之,对于那些“天堑”,自己就只能放弃。
而在可以不必放弃的情形下,既然只能爬行于地上,为什么能够且有必要形成那样的过于强大的关于高的视觉呢?
——
当然,蝼蚁还是生活于如同杜布一样的情境中。
当如果蝼蚁突然能够起飞,那么其发达的视觉有就必要。
因此其看法或视觉就会不同。
反之,当这只蝼蚁变成了灵蚁,并且进阶到如今自己的地步时,那么它就有了更为发达的视觉。
而当它来到了存在着“虚度”的“拨变星球”并且有着足以很高的能力时,形成“虚眼视觉”乃至“虚度视觉”就完全有必要。
当然,对于怎么一个必要法,杜布暂时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而要想说出一个所以然,那就只要一个办法。
——
杜布神念一动。
强大的法力和十五颗星的大道之力同时涌来。
杜布迅速接近并闪身进入“虚度拨变星球”——或者说,“虚变星球”。
恢复到人类模样的杜布来到了“虚变星球”的地面。
地面平坦而粗糙,并且极其宽广。
杜布迈开两条腿,小心翼翼、步履沉重地往前走。
而之所以步履沉重,是因为杜布发现,自己每走一步都要花费不小的力气,就如同那些老头子一样。
缓慢前行中,杜布前后左右张望。
但他既找不到前方的尽头,也看不到左右两边的尽头。
抬头望天空,只见天空一片灰白、似乎无比高邈。
而通过保持着的、开启了的“虚眼”,杜布没有看到周边任何拉扯、扭曲或折叠的痕迹。
这表明,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东西。
——
杜布就这样缓慢地前行。
一切如同刚才所见的模样。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块各边有三百米高、各边长一样并且其其尖顶位于中央处的三角椎巨石。
对于平常的杜布来讲,这是很容易跨越过去的“小东西”。
但对现在步履沉重的杜布来讲,这就是一道爬不过去的天堑。
保持着与这块“正三角椎巨石”二千多米的距离,杜布耐心地绕过了其中的角尖。
绕过后,他看到又出现了一个共顶点和一条边,并且同样各边长皆为三百米高的三角椎巨石。
它本来应当与前面的三角椎一模一样,但杜布发现,具体情形却很不相同,因为原来的共同的三角椎石的尖顶竟然歪斜了!
自己明明走了直线,路面也平坦,为什么拐角之后,顶点就歪斜了?
——
杜布委胆纳闷。他又退了回去。
退了回去后,情形恢复了原样,即自己面前是一块各边有三百米高、各边长一样、并且其其尖顶位于中央处的三角椎巨石。
但当拐角后,那顶位于中央处的尖顶却是歪斜了!
“怎么回事?”
杜布感觉很怪异。
他反复尝试了很多次。
这样的体验仍然一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