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没有慌乱,她耐心地为学生们重新讲解基础知识,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操作。同时,她发现部分学生在魔法感知和机械操作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于是决定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在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苏瑶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度把控十分棘手。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速度慢,教学进度稍快就会让他们跟不上节奏,产生挫败感;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觉得内容不够有挑战性,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瑶白天授课,晚上查阅大量资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编写独特的教案,调整教学方法,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实践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比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她设计了简单的魔法机械小物件制作,像能发光的魔法烛台,让学生在熟悉基本操作中慢慢建立信心;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则布置复杂的魔法动力飞行器设计任务,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可即便如此,在实践操作中,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频繁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材料浪费,苏瑶不得不一次次重新准备材料,并更加细致地拆解步骤教导他们;而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复杂任务时,因追求极致创新,忽略了基本原理,做出的作品虽然创意十足,却稳定性欠佳,苏瑶又得引导他们回归基础,重新审视设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院的资源分配出现了问题。跨学科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和魔法器具,这与传统课程产生了冲突。负责后勤的老师告知苏瑶,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她的需求。
苏瑶没有退缩,她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寻找废弃的机械零件和魔法材料,带领学生们进行改造和修复。她还积极与校外的蒸汽工坊和魔法商会沟通,争取到了一些赞助和合作机会。在与校外蒸汽工坊的合作洽谈中,工坊老板起初对苏瑶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并不感兴趣,认为这与他们的商业利益关联不大。苏瑶没有放弃,她详细介绍了学生们在课程中的创新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未来蒸汽技术发展的潜在推动作用。她还提出可以让工坊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们则可以为工坊带来新的创意和技术思路。经过多次沟通,工坊老板终于被苏瑶说服,答应提供材料赞助和技术支持。但工坊的材料供应时间并不稳定,时常延迟,这给教学进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苏瑶不得不一次次与工坊协调,甚至亲自去催促,才保证教学实践能勉强跟上节奏。有一次,距离重要的实践展示活动只剩几天,工坊承诺的关键材料却还未送达,苏瑶心急如焚,她一边安抚学生们的情绪,一边亲自前往工坊,了解到是运输环节出了问题,她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魔法快递公司,加价加急将材料及时运到,才避免了实践展示的失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们的创造力逐渐被激发出来。他们设计出了能自动打扫教室的魔法机械扫帚、会演奏音乐的蒸汽魔法八音盒等新奇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学院的展览上引起了轰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然而,就在苏瑶以为一切步入正轨时,更大的危机降临了。学院收到了来自魔法议会的警告,称苏瑶的教学改革违背了魔法传统,若不立即停止,将对学院进行严厉制裁。
学院内部再次陷入混乱,一些原本支持苏瑶的教授也开始动摇。苏瑶深知,这是一场关乎改革成败的关键战役。
她一方面深入研究魔法议会的规章制度,寻找改革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们用实际成果向魔法议会展示改革的成效。她带领学生们制作了详细的成果报告,展示了学生们在创新能力、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在准备成果报告的过程中,苏瑶发现学生们虽然在实践操作上成果显着,但在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上存在不足。她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多次学术讨论,邀请学院里的资深教授为学生们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学生们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她还亲自对报告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报告内容准确、详实、有说服力。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抵触,认为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苏瑶花费大量时间与学生谈心,讲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让学生们转变态度,积极投入到理论知识的整理中。可就在成果报告即将完成时,一位参与报告整理的资深教授突然生病,他负责的关键理论部分还未完善,苏瑶只能紧急组织其他教授和学生,重新分工,加班加点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确保报告按时提交。
在这场艰难的博弈中,苏瑶还面临着时间的压力。魔法议会限定的整改期限越来越近,而学院内部的意见仍未统一。她不断地与各方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
就在整改期限即将到来之际,苏瑶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魔法议会要求学院提供一份详细的未来教学规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评估方式等,而且必须符合魔法传统的基本框架。苏瑶和她的团队不得不日夜赶工,重新梳理教学思路,将创新的教学理念与魔法传统进行有机融合,制定出一份既满足魔法议会要求,又能保证教学改革继续推进的教学规划。为了这份规划,苏瑶多次组织团队成员开会讨论,甚至亲自走访其他遵循传统教学的魔法学院,了解他们的教学模式,再结合自己学院的创新理念进行调整,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也产生了不少分歧,经过反复争论和磨合才达成一致。在走访其他学院时,苏瑶还遭到了一些冷遇,有的学院拒绝提供信息,认为她的改革是离经叛道,苏瑶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如魔法教育文献、曾经的校友关系等,获取所需资料,最终完成了教学规划。
终于,在期限的最后一刻,苏瑶带着学生们的成果和精心准备的改革方案,前往魔法议会进行答辩。
在魔法议会的大厅里,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苏瑶站在台上,镇定自若地阐述着改革的理念和成果。她的言辞充满了力量,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案例都直击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