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体系顶不住,反导系统无法拦截敌突防,那这仗就已经没法打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投射物能突破敌防空体系拦截,那就已经是赢了。
就是丢个装满TNT的炸药罐子都能击沉目标,谁还考虑要用什么15、16寸的大口径舰炮?
何况火炮那悲剧一样的精准度根本没法与现代导弹相比,两者就仿佛是弩箭与炮弹的区别,一个是被火药燃气弹射出去的无动力物体,另一个则自带发动机还自带战斗部,前者毫无疑问是比后者更‘浪费’的。
...然而。
到了磁轨炮的时代,这一切就又被颠倒过来了:
电磁炮的动力来源于电磁场所赋予的安倍力,与‘靠火药燃气‘推’出去’的传统火炮截然不同,相当于是能量利用效率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好比从投石变成弩箭,人力与机械力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样的超强动能,赋予了它超高弹速和超级平滑的弹道,这直接导致它的精准度非常高,不同于那些有百分之几命中率就已经算是炮术熟练的传统舰炮,它们无需曲线跨射,在几十公里的尺度上都能进行‘目视直瞄’。
配合同样强大的观察设备,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即摧毁’。
这也是星际时代技术革新后,陆地装甲单位又重新开始搞甲弹对抗的原因之一。
能量利用方式的升级,带来全方面性能的暴增,侵彻能力大幅强化的同时,让已有的传统战术一下子焕发了第二春。
不需要粗大冗长的炮管,不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药包,更不需要傻大黑粗的穿甲弹头,只需要一座动力强劲的反应堆,一条载荷够高的电磁轨道,即使是比一辆公交车大不了多少的星际战机上,也能搭载磁轨炮——抛弃了发射药,备弹占用体积大幅缩小,无后坐力……这些也都是优点。
随便一发质量弹,就能让下方的敌对目标感受到仿佛457大拖鞋灌顶一般的毁灭打击,这哪是一堆薄皮小船能顶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