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公司与国家

那,我还费劲给你创收干啥?

国家国家,它始终是皇帝的私有物么。

和我们一帮只拿薪水的高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所以了……国家会越来越不行。

毕竟,就是企业亏损了,你也不能不发管理层工资对不对!

而就算是企业倒闭了,新的公司成立了,它不还是得雇佣一帮管理层不是?

所以,科举制,催生出了一个很奇怪的团体——职业经理人。

这,就狠淦!

这帮职业经理人,那可真的了不得。

真要给你干活儿,那绝对干的漂漂亮亮妥妥贴贴的,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真要是消极怠工,那你还真的有苦说不出。

被职业经理人玩崩的国家,又不是一个两个了。

北宋,就是这么垮的。

南宋,也是这么垮的。

甚至于,辽国,金国,蒙古国,也是因为大宋这边的坏风气传了过去,形成了各种有当地特色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不用多久就把国家玩崩了。

反正我做到头儿,也还是个打工的,成不了股东,也当不了董事长,那为什么不趁着我掌握权力的时候狠捞一把呢?

大家都这么搞,你捞一把,我捞一把,最后公司不破产才怪!

自宋以来,就这么个坏风气,还特么源远流长,不能根治,你说气人不气人?

公司从副总到门口的保安队长,都在捞钱,这公司,不倒闭破产,还等啥呢?

这就很不好……

现在的士大夫阶层就是这么想的。

南宋国破时大臣忠心?

灭国时谢太后有份圣旨不是在骂大臣,难道是骂狗么?

“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

后留存有汪元量的一句诗:“满朝朱紫尽降臣。”

在南宋亡国时,真正像文天祥、陆秀夫那样的死节之士,无疑只是凤毛麟角。

史实证明,无论是北宋末、南宋初,还是南宋末,大多数士大夫并没有响应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号召,做守节者或死节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己做不到偏偏要求别人要做到,结果到明朝出了个水太凉先生,真真无耻!

邢承恩觉得往往越是缺什么才越是鼓吹什么,最不守节的儒生反而是喊的最响的那批人。

兄弟情深李世民,善待功臣朱元璋,这都是名场面。

所以自己要打造一个新兴的阶级来对抗他们,如果只是扶持一批人很快就会被同化。

要是一批新兴的商人阶级团结在自己周围,还都读书,自然会和地主阶级斗争,这是很难被同化的。

而且皇权也很难万世不易,比如明朝的老朱为了稳固皇权那是煞费苦心。

话说,老朱一生也是够辛苦的,特别是当皇帝后,工作像高三学生冲刺一般拼,而且连续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