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土地正如火如荼之时,王海已经带着新学员去做海训。
海军新招的士兵理论课上完之后就在大员湾适应海况,也就是去船上浪,浪的不吐了才算适应。
就像原时空学开车一样,邢承恩记得舅舅家的孩子学开车的时候快班半年,正常班一年,不但学开车,还要学修车。
哪像后来老婆学开车,科目几个一考完就能拿本,至于车故障灯亮了是什么意思?关开车的什么事情?打电话叫修车的!
这个时空海员不但安排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去船厂实习参观,知道船体结构,出现状况怎么处理,到海上出了问题可没有电话摇人的功能了!
在大员湾适应的差不多了,就要去海峡做风浪训练了,这块儿安全很重要,要是不注意是会死人的。
于是王海干脆把两艘战舰带了出来,还是满水手出航,他要来一次中途航行,这个季节有浪但不会碰见大风暴。
王海打算让这些新水手切身感受一下什么叫风浪,没经过风浪拍打的水手不是合格的水手。
至于在台风天适应大风浪那是脑子有病,老手都不愿意碰见热带风暴,别说带一群新手,那是找死。
王海的意愿很快就实现了。
刚离开海湾湾一天多,就遇上了风浪。
海天都变成了铅灰色,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风向,四面八方全是风,海浪把几十米长的大船像扔沙包一样扔来扔去,船上就没有一个不吐的,包括王海自己都吐了。
没辙啊,晕船这个玩意是没法全完避免的,只能是说程度好一些,吐了也不影响吃喝,更不会头晕脑胀。
这时候就知道操帆手为啥重要了,他们要在来回摇摆幅度超过十米的桅杆顶上把一面一面的帆收起来,还得捆好。
站上桅杆,那个感觉啊,就和站在几百米高楼边上一样,下面的海水晃来晃去,看久了就想吐。
船上都有保险绳可以用,曾经在海湾有几名新手没听话,以为走几步就是几秒钟的功夫,自己拉住索具就没事儿了,结果呢,一个浪拍过来,船体一抖,桅杆上的两个人就被甩飞了。
在大自然的面前,光靠双手是没用的,再大力气也抓不住。
当时幸好是在海湾训练,还能救起来,要是在海峡人就完了,一个浪过去,尸首找都没地找去。
世界上总有些人认为自己可以,别人说的再多也不记,不过有泡海水的样板之后,学员们系保险绳的习惯自然养成了。
海水不光咸还苦还腥,喝下去不是好体验,谁也不想没事喝一肚子海水玩。
王海记得他们那复杂的眼神,可话还是要说,
“看到了吧,这就是不听话的后果,天天提醒你们就是不想让你们变这样,没记住就是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