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人口来源新思路

人口既国力啊!

在这个恶劣的环境里,想要在这个时代上唱一出三国戏,就非得有足够的人口不可。

近代世界经济或者说各国国力的关键一步就在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出现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长,等于脱胎换骨,没有工业革命,就不可能成为强国。

而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在于钢铁产量,而钢铁产量又取决于煤和铁,英国能成为第一个工业革命国家,就在于他们又有煤又有铁,而法国铁还有一些,但是煤矿就很稀缺,唯一一个煤矿产地洛林还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国抢了去,后来法国的钢产量一直落后德国就是这个原因。

没有铁矿没有煤矿就没办法制造钢铁,没有足够的钢铁就没有办法进军重工业和制造业,只能靠进口,这样别说自主迈进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连保卫国家都成问题。

当然了,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资源匮乏的地方多了去了,南美的工业经济发展不起来,最后沦为的英美资本的控制,资源绝对不是根本原因,但肯定是制约项。

“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勘探队发现了新的煤矿和铁矿,都是距离基地不到10公里的小矿,虽然储量只有区区几十万吨,但胜在埋层浅,容易开采,而且质量也还凑合,先凑合着用吧!

况且,煤矿小意味着需要的开采人力少,就眼下而言,肯定是能满足琉求需求的。

煤铁资源虽然少,但是前期工业化的基础有了,之后扩军南下开拓殖民地,占有原材料产地,继续滚雪球反哺自己。

邢承恩和邢国举等人商量这些事情才发现自己还是缺人,船厂和军匠营就像个巨兽一般把人吞进去,种田的人手都是紧巴巴的,再开矿根本没矿工。

在大家伙儿正想辙的时候,顾平倒是斟酌着说了建议:

“将军,因为顾及大宋和金国,咱们的货物交易并不充分,货物其实是富余的,是不是考虑一下和大食国商人交易昆仑奴来挖矿和种地?”

邢国举也觉得不错:

“团练,种地有了拖拉机,开垦的土地是多了,可是需要的人也多了,而且扩大甘蔗园,更是需要人手,别说还要挖矿,要不咱们试一试?”

邢承恩原先吸引流民,也考虑过奴隶的事情,可一个原因是人口基数不够,大量引入奴隶就是玩火,现在有了稳定的移民人口倒是可以试试。

没想到后世臭名昭着的贸易自己也要插一手了,随便百度一下就能看到,自己曾经也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批判来着,可真要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毫不犹豫的成为了自己原来批判的人。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着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

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

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

于是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

自己未来想要和蒙古掰头一下,大踏步的发展可不能慢下来,美国的崛起历史了解一下!

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邢承恩觉得精炼一下就是内圣外王,这个时代真的是吃人的时代,自己活下来成为制定规则的人才能说其他的,如果失败了啥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