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知行合一

“然而这件事情里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不是与这两邪修的对决,而是那几百无辜的流民。刚开始掌教也就给了我一个大致的方位,具体地点我还得一路询问路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当我看见那个他们口中荒废了几十年的矿山小村落,变成眼前的百亩良田,物质丰庶,房瓦亮丽的山寨,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以为自己是中了邪修的障眼法。”

看着众人专注的看着自己的目光,常笙深吸了一口气,为说出后面的话而鼓足了勇气。

“但是在激战之后,看见那片残垣断瓦,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这数百流民靠着自己的双手搭建起的一片乐土,那些邪修不过是护食一般把那些山贼强盗吓退而已。只是保荫一方百姓这么简单的事情,既然邪修都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呢。既知之,便行之。不知道诸位,可有意愿跟随在下一同尝试改变一下李国如今的状况呢。”

在场的众人不是的李国子弟也是在青莲山生活了很长时间了,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遭受着怎样的痛苦都深有体会。不少身世悲惨的道童在听完这段演说之后,看着何常笙的眼睛里头都泛起了热泪。

“那你说得怎么做呢?难道也要像万寿会的那些道长那样去扫平动乱吗?”伍姑娘有点不解的问到,毕竟连万寿会这样的实力都无法扭转李国的局势,这小小的青莲山又能做些什么。

“万寿会吗?”听到这三个字,常笙的眼神难免锐利的起来。“我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想干什么,但他们的行径连除恶不务尽都不如,这种简直就是在养寇自重,拿整个李国当作戏台,演他们那套乐善好施的大戏,置所有百姓于水火之中。”

听见何常笙抨击自己心中向往的万寿会,伍姑娘心中难免升起怒意,但是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李国人,没人比她更清楚万寿会究竟做了什么,一个可以凌驾在整个李国之上的势力,这么些年了却连治国安邦都做不好,让治下的人们比以前活得还要艰难。

当所有的幻想被何常笙一语点破之后,现实的冲击与自己内心的理想碰撞在一起,脸蛋被憋得彤红,张口难言,无处宣泄情感化作两道热泪流了下来。

看见自己师姐如此模样,季伯然也是满脸的悲切,连忙用手给她顺着背。

伍姑娘修道的原动力,就是出自于对万寿会的憧憬,这点何常笙也非常明白。所以方才那段话毋庸置疑是对她的道心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何常笙慢慢走到了盘坐在地上伍姑娘的跟前,蹲了下来,这是他第一看见这位大大咧咧的壮实姑娘第一次露出这种泪眼婆娑的神情。朝她伸出了手掌,微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