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他能想到各种手段方法之后,也无法让自己的灵力得到增长,无奈之下,他也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看看能不能在寻找到一些触类旁通的办法。
因此,他用灵力磨开了采花大盗留下的荷包,也得到《邪魔典》这种法术的旁门修炼之法。
石珪按照自己的推测,去修炼《太一生水妙化真经》里的控水术,希望能从当中找到一条解决自己灵力不再增长问题的办法。
但随着石珪在艮山营内的官职被免,一直积压在石珪心中的焦虑、恐惧等等情绪爆发了,他完全迷失了方向,下意识的把追求官职当做最后救命稻草,不自觉的就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
小主,
要不是因为偶然间跌落水中,唤醒了石珪的神智,只怕石珪可能就要与修仙大道无缘,从此沦为世间一名唯利是图,利令智昏,终身沉浮于宦海之中,与人勾心斗角的庸吏了。
清醒过来的石珪,没敢再继续阅读《邪魔典》,而是耐住性子,老老实实的重新捧起《太一生水妙化真经》、《太一生水本义书》进行研读。
直到他结束任务来到北月河边驻扎,在随后的河边例行修炼时,再次发现在北月河内那澎湃的灵气包裹下,自己体内灵力终于开始重新增长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的把心放了下来。
当然石珪在欣喜之余,也在总结自己的体会经验,这体内灵力的增长,必然和外界的灵气有关。
一如在贫瘠的句陵河畔,无论自己如何努力的修炼,这灵力硬是不会增长一丝一毫,但换做是北月河畔,那些逸散的灵气,就能让自己的灵力出现增长,而且增长的数量还不少。
石珪暗自鼓励自己,这条宝贵的经验,一定要牢牢记住。
切不可再因为灵力不增长,从而让自己心中充满焦虑恐惧,担心自己的人生从此就完结,无法再有丝毫进展,于是就把自己取得进展的希望,寄托在谋取官位之上,但丢掉了官帽后,自己就钻了牛角尖,非要找回自己面子,导致自己一步步最终走向失控,这种事情发生。
这一切的根子,还是在于自己太过在乎修为进展了,没有做到从容不迫,最终进退维谷,正所谓欲速而不达,太过迫切需求什么,反而还会越来越远离当初的愿望。
当然,石珪所不知道的,这正是这世间散修众多,但却出不了几个大人物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世界所有散修最无奈最痛苦的事情。
修仙界的散修,大致分为两类,一些是本领高强的宗门修士,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宗门自行修炼,这类散修具备各种修仙道路上的知识,有着对修炼体系的清醒认识,修炼速度不比宗门修士慢,甚至有些天才,还比宗门修士修行的更快,更强,更厉害。
另一类就是从没有进过宗门的散修,有些是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修仙之路,有些是师徒传承的修士等等,这类散修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修仙知识,尤其是缺乏对修仙体系的正确认识,往往在修炼当中,会因为贪恋威力巨大的法术,或是其他什么诱惑,又或是基于错误得理解认识,会走错修炼的方向、道路,到了修为日益精深之时,这才发现前路断绝,从而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之中。
如果说师徒传承的修士,可能会受传承狭窄范围的限制,而看不清前路,但好歹还可以接受师父在修炼境界之内的指点,也不至于缺乏修仙常识,可以说是如同提灯夜行山路,需要步步小心。
对石珪这种偶得机缘的散修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可怕,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着,去攀爬陡峭的山峰,任何一点点失误,就可能导致跌落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石珪仅仅修炼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遇到了无数的难题,每一步都走的艰辛无比,甚至连走火入魔式的误入歧途,都已经有了两次。
要不是石珪修为尚浅,外加自己也算小心翼翼,再加上运气足够好,这才没有酿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大祸,甚至还因祸得福,稍微领悟到了些修行上的经验规则。
石珪稍稍抬着头,望着水面上的有些荡漾的明月,心中却是不停地在思忖着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