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肺、脑

通常越是靠近组织外壁的细胞,如体表皮肤、口腔消化道内壁粘膜、毛发等等;

或有几率接触到外界物质的脏器内部,如肺腔....都保留着极为强大的耐火性。

而其余部分细胞,耐火性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但依旧保留了起码的痕迹。

比如,巨魔在断肢时,火焰虽说会对伤口内的肌肉、血液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坏死,只有剜去相应部分后才能重新再生。

但是,这种伤害对比其他生物面对火焰时的反应来说,发生的依旧不够剧烈,因此也算是一种耐火性残留的痕迹。

这些观察,便成为了‘火山起源论’的重要支撑。

除此之外,巨魔的耐火性还有一种很奇特的表现,那就是只体现在活体身上;

当巨魔死去时,会以极快的速度失去这项能力,因此有了可以被火葬的特性。

这项特性如果在‘火山时期’就已经出现,无疑是对朔源工作的困扰,因为可能根本就没办法留下那个时期前后的化石。

当然,此次研究的重点并非‘考古’,针对这项猜想巫医们也并未太过投入,更多的还是作为休息时的一种谈资出现在他们口中。

言归正传,当其他小组都已经数次提交了中期报告时,大脑组的巫医们这才羞羞答答的上交了第一份成果。

其内容,是他们刚刚历经千辛万苦才完成的脑区区分。

在实验手法上,大脑组选择了‘在死体身上解刨、在活体身上确定’的方案。

他们先通过解剖尸体,对大脑做出了在结构上的区分,初步分出了中心处的前脑、中脑、后脑、延髓,以及它们各自的衍生结构。

其中,前脑向前上方增殖,形成端脑;中脑像上增殖,形成顶脑;后脑向后上方增殖,形成后顶盖。

当然,这只是最大略的划分,各部位其实还可以继续向下进一步的做出区分,比如各种虽然在结构上独立,但完全无法探知其具体属性的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