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金蝉脱壳

高太后皱眉,道:“想不到他还挺有脾气,那就等等再说,眼前的战局,曾爱卿,你有何话说?”

曾布道:“回太后,微臣觉得,司马光的战略有严重的问题,明教只是小问题,没必要如此劳师动众,如今,应该即可命司马光领兵二十万北上,在涿州挡住辽军的先锋,再晚,等檀州一破,耶律鸿基的主力到来,后果不堪设想。”

高太后再皱眉,道:“如此调动大军,那明教怎么办,司马光的围困明教的计划不是要夭折了,眼见明教就要被围住,这样是不是太可惜了点?”

曾布道:“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明教,只需令潘俊杰率领二十万大军对付就可以了,还请太后立传令司马光引军北上!”

吕公着当即附和,道:“曾大人言之有理,微臣也附议,这回不能再拖了,阿紫的大军已经到了涿州边境,再拖,涿州就没了!”

吕公着这一发言,群臣纷纷附议,大宋的朝臣向来看不起明教,就如同辽军看不起宋军一般,觉得明教搞不出什么大动静来,倒是辽军如狼似虎,不可轻视。

群臣意见一致,连高太后也顶不住压力了,心想,自己也算尽力了,于是道:“好,张公公,这次,你带先帝的上方宝剑去,责令司马光必须引军北上,如再违抗,当场格杀勿论!”

她只是摆一个态度给群臣看罢了,司马光当真抗命,张公公一个太监,哪里敢杀相国,吕公着大喜,道:“太后英明!”

群臣皆附议,拍高太后的马屁,大宋朝廷就这个德行,不管谁去做事,总是不缺扯后腿的人,吕公着是想趁机整垮司马光自己上台,绝对的卑鄙小人,无视国家民族,而很多附和的朝臣,其实很多只是觉得司马光操作不当,要换自己在燕云十六州主持大局,局势绝不会败坏到这种程度,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倒不是对司马光有什么偏见。

商议拟定,高太后又道:“昨日收到魏王妃的奏折,年关将至,她准备进京看望儿子,大家都说说,哀家要不要趁机将她也留在开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曾布上前,道:“太后,此事万万不可,我们不能再得罪魏王了,只能安抚,要知道魏王身边可有八位夫人,个个国色天资,你软禁一个王妃,对魏王没有什么影响,相反,一旦他因此动怒,恨上朝廷,怕是会适得其反。”

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较低,阿朱在这些大宋文臣的眼中,远没有李轩的世子值钱,一个王妃而已,没了可以再封一个便是,倒是因此得罪了李轩,划不来。

高太后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当即点头,道:“那好吧,哀家就安排人好好招待她。”

这回,张公公带着上方宝剑还有圣旨来到莫州传旨,司马光不敢再违抗,只得下令韩大头和苏东坡的大军回防涿州,苏东坡倒是好说,一切听从军令,韩大头气的暴跳如雷,背着司马光骂娘,不过副将已经带着五万步兵撤退,他手里只有五千人,不得不退。

此刻,李轩正在瀛洲边境策划突围,他们此刻还没有发动,毕竟要范天把明教的那群乌合之众组织起来进攻,并不容易,需要时间准备。

李轩跟张中兴正在帅营研究地图,全冠清匆匆走了进来,道:“魏王,大喜!”

李轩二人一愣,问:“全长老,发生何事了?”

全冠清道:“阿紫的先锋拿下南京后,就领兵前往涿州边境,准备进攻涿州,司马光接到朝廷的圣旨,已经下令追击我们的三路大军撤回涿州去了。”

此言一出,明教群雄都松了一口气,司马光一走,针对明教的包围圈已经名存实亡,至少减少了一半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