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会大喜过望,才罚五万两银子而已,自己这次可贪污了近百万两,而且,这次讨好了这么多的朝廷重臣,去江南收税,这些人肯定要配合自己,给点面子,又可以从中捞油水。
算来算去,这些朝廷重臣都不会亏,高太后也不敢让他们亏,吃亏的永远都是穷苦百姓。
于是,高士会连忙磕头,道:“太后,臣必然不辱使命,完成这次税赋的征收,明日就出发,前往江南!”
于是,江南地区,一方面受司马光的政策,不向北方贩卖物资,造成大面积的手工作坊,采石场停工停产,另外一方面,高士会又在这个时候过来征收赋税,可想而知,普通百姓受双重打击,已经处于火山爆发的边缘,而这里,按照正常的历史,会在二十多年后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
……
苏东坡回到京城的家中,见了一些友人,呆了两三天,就准备回去雁门关,他这次也是事情紧急,向枢密院请假回来的。
正吩咐小妾给自己收拾行装,一名家丁走了进来,道:“苏大人,章醇章大人求见。”
苏东坡连忙道:“快快有请!”
很快,一名五十多岁,身材矍铄的半老头就走了进来,这人便是章醇,新党领袖之一,由于他比苏东坡还要硬气,所以,被司马光打压得最为悲惨,自王安石隐居之后,被罢官免职,一直赋闲在家。
苏东坡见到章醇,两个好友已经多年未见,自然很是激动。
客套过后,苏东坡命下人准备了些酒菜,便道:“章兄,今日过来找东坡,不知所为何事?”
章醇道:“司马光倒行逆施,已经让我大宋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如今,老夫得到消息,他居然说动太后,向江南地区加税,恐怕会酿成大规模的民变!”
苏东坡吃了一大惊,道:“章兄,何出此言?”
章醇道:“昔日有王安石王大人的市易法,江南地区的大量手工作坊,在生意不景气的时候,还可以向朝廷贷款支撑,朝廷也可以在他们民间商人困难的时候,收购他们卖不出的物资,商人支撑到生意景气的时候,就能还上朝廷的贷款,而朝廷也可出售物资,平物价,如今,市易法早已经被司马光废除,北方战乱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江南地区向北方出售物资这两三年内一直不稳定,很多商人都处于很困难的状态,而且他还在数月前,封锁对北方物资的出售,此时,他居然以生辰纲为名,向江南增加赋税,可想而知,江南地区的百姓必然是雪上加霜,搞不好就会酿成大规模的民变!”
苏东坡闻言,叹息道:“章大人言之有理,只不过如今我新党势微,司马光把持朝政,我等也没有办法。”
章醇道:“苏大人,这次非比寻常,魏王对大辽蠢蠢欲动,而大辽内部不稳,恐怕不是魏王的对手,一旦魏王出兵打败大辽,而我大宋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又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后果可想而知,恐怕到时候,实力大增的魏王,会觊觎我大宋的万里河山,更何况魏王本是汉人,他要图谋大宋,估计朝廷中会出非常多的败类,投降于他,跟当年的大辽不可同日而语,大宋恐有亡国之忧!”
苏东坡愕然大惊,道:“章大人,魏王亲口跟老夫承诺过,绝不会主动出兵攻打大宋,你的担忧是不是过虑了?”
章醇道:“哎,苏大人,你还是太老实,昔日有太祖皇帝被手下将军黄袍加身,如今,局势所迫,即便魏王无攻宋的心思,他手下的大臣,将军们,看到机会,岂会善罢甘休?”
苏东坡道:“章大人的担忧也很有道理,可如今,我们没有实力,太后不支持,我们又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