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援(六)

说到这些,李轩自然兴趣来了,要知道后世没有哪个男生不对这些感兴趣的,于是道:“呵呵,王安石的新法算个屁,只不过是盘剥百姓,肥了国家而已,就这盘剥的手段也不怎么高明,只会用高利贷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李师师闻言,心中不忿,王安石,章醇可是她的偶像,被人如此轻视,她哪里服气,于是便道:“哦,那吴少侠觉得他们的治理还不够高明,应该如何做,才算的上吴少侠口中的高明呢?”

李师师虽然是王安石的铁杆粉丝,但却不是脑残粉,她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她对面坐的是其他的文人公子,对王安石变法如此轻视,李师师必然嗤之以鼻,以为对方只是借贬低名人自抬身份。

但此刻,坐在她对面的可是魏王李轩,这时代如同流星般崛起的实力军阀,而且,对方是蒙面的,完全没有自抬身价的必要,所以,李师师这回是认真听取意见了。

李轩已经很久没有在身边的人面前凯凯而谈这种军国大事了,因为公主几人都不喜欢政事,而洪大全和欧三光则完全不懂,如今有个天下第一美女的妹子向自己谦虚的请教,不由得有点飘,想了想,便开启吹牛模式,道:“首先说他这个青苗法,向农民放贷,要知道,农业的收入是相当的稳定的,这时代,一亩地的收入,那都是非常的固定,要说王安石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农民放贷,表面上是善待百姓,让百姓度过危机,而事实上,这过程中,很高的利息支出,会造成农民根本无力负担,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最后,成了一个无底洞,还不完的贷款,然后,最后就开始卖房子,卖土地,卖儿卖女,最后连老婆也卖了,没得卖了,活不下去了,也只能起来造反了。”

李师师用心的听着,闻言道:“吴少侠,你虽然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对王安石的变法真的不了解,你难道不知道,朝廷给农民的青苗贷款,利息只有三分,远远低于民间的借贷,根本就不是你口中的高利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轩愕然,没想到如此,自己被打脸,只是印象中都说这利息很高,具体是多少,他还真没去调查过,一年三分利息确实不高,要知道后世的房贷利率都要四五分的年利息,但稍微一转念,就明白了,呵呵一笑,道:“师师姑娘,你还是太天真,虽然朝廷制定的标准是如此,但到了下面,官员就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间,他们有无数的办法规避王安石制定的这个三分利息,比如说,砍头息,手续费,还有,就是送红包,百姓根本不可能拿到如此低的利息。”

李师师听傻眼了,她没想到魏王居然如此懂行,她毕竟是高高在上的才女,只是从字面上理解王安石的变法,根本就不懂下面的官员如何利用新法谋利的种种手段,于是道:“吴少侠,你说的这些,师师真的不懂,但师师想,这些总归是官员的违规操作,只要朝廷派一得力的大臣,严格执法,就可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比如,像昔日的包青天包大人那样的能臣干吏,便能扭转乾坤。”

李轩感觉对方才思敏捷,不仅能听懂自己的话,还能举一反三,找到自己的破绽予以反驳,不禁感觉大有兴趣,道:“好吧,看来师师姑娘是个明白人,这王安石变法有非常大的迷惑性,所以才会骗到这么多人,让本少爷好好给你分析一下。

第一,所谓的砍头息,就如同高利贷,师师姑娘应该好理解,就是提前将利息除在本金当中,比如,农民向朝廷贷款十两银子,先扣除十年的利息三两银子,农民到手只有七两,这个能够理解么?”

李师师算了算,道:“如果是十两银子,一年的利息是三分,十年是三两,没毛病,下面的官员真的会这么做么?”

李轩非常自信,道:“不信你自己去调查,绝对大部分官员都会这么做,这还只是其中一项,第二就是手续费,虽然朝廷规定只有三分的利息,但那些具体执行的官员,会暗地里跟农民商议好,如果拿到朝廷的银子,必须给他们办理的手续费,随便找个名头,就可以了,比如,调查费,朝廷要发放给一户农民贷款,总要确认有这个人,确实在本地种地吧?这个流程,就需要官员办理手续,随便一个章,不收你点钱,官员怎么可能给你盖章生效?”

李师师闻言,不停地点头,道:“吴少侠所言极是,这种私下里的费用,就算朝廷派人去查,都很难查出来,双方都不会认,如果农民承认以手续费的形式向官员行贿,按照大宋律法,农民也涉及违法。”

李轩点点头,道:“师师姑娘果然聪明,可以举一反三,至于最后这个红包,就不用在下废话了吧,官员去给农民办事,肯定会私下索要红包,否则的话,这么多人都想要朝廷的贷款,官员凭什么要借给这户家庭?”

李轩心想,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官员缺少监督,可都是贪官污吏,有机会不贪污就怪了,可不比后世,都是清官,偶然遇到贪的,还能投诉他,这时代百姓可没有地方可以投诉,就算是想进京告御状,也都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毕竟这种事情只是损失一点钱,百姓一般也不可能为这钱去找皇帝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