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鲁远师兄所说,郑师门徒当中,从初习武到正式入门,天赋出众之辈,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甚至数年。
许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步入皮境,还是莫要宣扬为好。
如果他的天资确实惊艳绝伦,那倒还好,可他天资说不上高,只是因为每日数条的赤尾青鱼吃着补着,才能境界如飞。
如果被人发觉,无法解释抓鱼之事,宝珠是他密宝,不会告知任何一人。
况且之前因为习武招引来的动静,甚至险些有起杀人之祸,这更是让许景明白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待在郑家习武,他一向是沉默寡言,所以给众师兄们留下一个言少沉闷,典型农夫佃户的刻板形象,也没哪个和他攀谈。
许景乐得如此,只是不耻下问,早晨待在郑家庭院校场,向两个人请教修炼之事。
其一便是那位给人印象极好的大师兄,鲁远,另外一人则是庭院唯一一位女子,郑老头的闺女,郑瑶。
郑瑶年纪不大,十四五岁,比他还小四五岁,但是习武已有两年,据说境界达到皮境,距离肉境不远,速度不慢,实力不低。
因为出身武家,郑瑶性子干脆,英气十足,不像是个女子,没有什么扭扭捏捏。
兴许因为一身实在贫穷的穿着,显得和这庭院格格不入,出于同情,郑瑶对于许景,通常有问必答。
许景最后打了一套拳桩,微微发汗,这时,郑瑶走了过来,“师弟,拳桩打得很好,一招一式,不像才学不到一个月的,反倒像是一年半载。
看来师弟果然有些习武天赋。”
许景拱了拱手,恭恭敬敬,一板一眼,“师姐。”
武者不以年齿相论,郑瑶无论实力还是入门时间,都比他早,这声师姐,理所当然。
郑瑶翻了翻白眼,摆了摆手,稍稍皱皱两条狭长英眉,“师弟,我等习武之人,江湖儿女,不必每次如此。”
许景笑了一声。
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
兴许郑瑶不会在意这些,但是郑老头以及其他师兄弟们,可不那么想。
而且郑瑶长得不错,据他所知,门内爱慕她的弟子不少。
“请问师姐寻我,有何贵干?”
郑瑶一拍脑门,鹅蛋脸上露出一抹喜意,“差点忘了,我是感谢你的,今天我突破到了肉境,多亏前段时间你的那条赤尾青鱼。”
“那师弟恭喜师姐更上一层楼,能在今日突破,想必师姐更多还是依靠自己勤学苦练,而非区区一条青鱼。
况且那条青鱼已不是我的东西,师姐应该感谢师傅。”
许景拱了拱手,笑着奉承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