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问题发生时,他会招集这些人进来,款待他们,详细询问他们的利害得失,以此来熟悉他们的情况和真实身份。
如果这些人进入寨子,他们还要夹带着册子,以方便推究事情的真相。
在将犯罪嫌疑人送到城里的时候,他会立即进行裁决,执行公正的判决,而不会耗费过多的资源,这样居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和依赖。
【喵了个咪】问:什么是保甲制?
【哎呦莪去】回答道:保甲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组织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的制度。
它最初出现于东汉时期,后经过不断的演化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
保甲指的是以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属于乡村自卫组织。
保甲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一是组织、分部、负责和官员等级制度;
二是值勤、捉贼、救火等方面的职能;
三是作为征兵和纳税的依据,注册户籍和人口普查,以及赈济贫民等方面的职能。
保甲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广泛地实行过,特别是明清两代,保甲制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是防止盗贼、维护治安,而且还通过保护耕地,维护畜群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它还是传承民间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保甲制度,但是保甲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而珍贵的痕迹。
【喵了个咪】问:保甲制度是谁发明者?
【哎呦莪去】回答道:保甲制度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发明者,它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保甲制有可能是从东汉时期开始实行的。
汉初,朝廷推行\"千户制\",是按照户籍来组织管理地方,这也为后来的保甲制奠定了基础。
东晋时期,因盗匪猖獗而提倡分户防守,推行卫父制,又发展成龙门制,形成了早期的保甲制度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