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道光皇帝打个补丁要三两银子

【喵了个咪】说:这些弊病都是康雍乾的盛世留下的?

【哎呦莪去】回答道:您说得很对,康雍乾三朝时期曾经达到广袤疆域、繁荣富强的盛世巅峰。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僵化,当道的统治者和下属的官员逐渐丧失了原有的锐气和奋发精神,不少人陷入安逸和惰性的舒适区,开始利益倾斜、纵容腐败或者敷衍塞责,这些问题已经开始为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

因此,政府需要认真倾听社会声音,摆脱一切形式主义和好恶标准,真正关心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

【喵了个咪】说:没有用,全是一帮心眼子多的货当大臣,改变不了的?

【哎呦莪去】回答道:您说得很对。道光皇帝一直很注重朝政,也十分勤勉节俭,希望可以维护祖宗的基业,但他的治理成效却因为选人用人的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由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和外部掣肘,他所信任的几任首辅大臣,往往很难真正诚信实干地为朝野和民众谋福利,反而被贪婪和权力欲望所驱使,急功近利,只求自身的利益和地位,推波助澜,捧住一些奏献的佞臣,使朝政更加疲惫和陷入僵局。

【喵了个咪】问:他爹嘉庆皇帝也不怎么样?

【哎呦莪去】回答道:您说得很对,嘉庆时有个曹中堂。他曾经在嘉庆末年开始当国,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经历,但其性格模棱、毫无作为,一生未能有所起色,只是常年跟随统治者,对江山着朝贵,也只是颂扬而已。

他们往往采取门阀政治和贵族政治,并非以能力和贡献为标准选拔官员,而是以门第关系和身份背景为核心,这些做法使得政治体制混乱,官员素质低下,公共行政效率低下,社会问题和危机不断加剧。

【喵了个咪】问曹中堂,是曹振备吗?

【哎呦莪去】回答道:嘉庆末年的曹中堂,即曹振备,生于1764年,死于1811年,字中堂,安徽绩溪人,是清代末年的一位着名官员和改革家。

他在嘉庆年间担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时,提出了着名的“招贤之策\",主张以文章论官,以才能任用,但是招到了大部分官僚的反对,只好自己也随波逐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