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是人心乱而是世道乱

【哎呦莪去】回答道:中国古代的治理方式,通常是【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历代官府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是法律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再好的法律也需要经过人的施行,因此官府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其官员的素质。

一个时代的发展就像人的生命过程一样,经过成长期、成熟期,然后逐渐衰落,走向晚年的衰退期。

大清朝一开始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气息,清朝康雍乾三个皇帝的统治下,享受了一个百年的盛世。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官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混日子的人,最终成为了祸乱的风气。

在那个时候,有些县级政府控制着丰富的银矿资源,县令王济禁止招募矿工,但实际上应聘者往往是那些无业游民,这是为了个人私利将民众推上了造反的道路。

【喵了个咪】说:看你讲的情形,那时真是乱七八糟,好人和坏人识别不清?

【哎呦莪去】回答道:是的。县令只顾着挖掘资源赚钱,不管开赌场和犯罪,如果有明智的县官及时管理,就能遏制犯罪的风气。

但是,县令卸职后,京城又派来了官老爷也是一样的,只知道追债和要粮,对于犯罪没有丝毫反应,收钱就行了。

不但没反应,常常有已经破案的罪犯被放掉,这就让所有的罪犯心安理得,大不了抓住了给点钱了事。

【喵了个咪】说:讲几个例子?

【哎呦莪去】回答道:比如,大盗贼张家祥,起初只是个小混混,后来成了土匪,这里县令杨曾惠的不作为造成的。

比如,县城里有一个叫嘉祥的人,是广东高要县人,起初在全昌成货铺里工作,后来迷上了赌博,他输的没有办法了,就带着同伙,绑走荣利牛皮铺老板的孩子,要赎金。

荣利到县里告状,县官只是例行开了罚单,但没有派人抓捕。嘉祥逃脱了,就去开了一个大烟馆,结交了横州黑帮苏三、谢江殿、麦二,以及县境内韦三等人。

这样的人多了,天下就要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