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我秦军在你倭国阵亡的所有将士,其遗骸,都要送往我大秦,至于如何送往大秦,就是你这个天皇该操心的了。
第四,我军出征所需粮草、辎重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由你们倭国来赔偿。
第五,当初你们倭国在夷州犯下滔天杀戮,致使天怒人怨,夷州生机需要恢复,这点,也要由你们倭国来赔偿。
暂时先就这些,至于具体的事宜,还要在你们倭国投降之后,由我大秦派出官吏,商谈具体的事宜。”
短短五条,几乎让倭国现状雪上加霜。
但是现在,倭国天皇没有谈判的余地。
他只能咬着牙认下这桩事。
...
很快,倭国天皇投降的消息,遍布了整个樱花国。
不少大名得知此事的时候,都很恼火。
倘若在坚持坚持的话,这一战,不一定是谁会败。
然而,前线将士在浴血拼杀,他们的主子,却投降了。
而且还是昭告天下的那种。
这意味着,谁要是敢继续与秦军对抗,那么就是在违抗圣意。
不少大名都找来德川家康商议。
他是倭国境内,最有实力的一位大名。
虽然大家都各怀异心,但是到了这种时候,他们也就只能找个主心骨。
德川家康心里也很清楚,只要自己决定违抗天皇的旨意,继续与秦军对抗。
那么多年之后,秦军败退,或者是天皇身死,届时,他们这些人,便会联合在一起。
然后去翻旧账,联合起来,去攻打自己。
所以,现在的德川家康也很矛盾。
因为,如果继续与秦军对抗的话,天皇那边怕是凶多吉少了。
只要天皇一死,天皇的儿子尚且年幼,难以继承那个位置,那么到了那时,自己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怕就怕,事后这些大名们,会联合起来以当初违抗圣意的名义来对付自己。
最终。
德川家康仍是不敢迈出那一步,只好同意天皇的投降。
有了他带头,倭国的那些大名们,虽然都心有不甘,可是没人敢做那个出头鸟。
承平五年九月初旬。
霍光身为主帅,在东京城外,接受了倭国天皇的佩剑。
这个仪式相当于,他们已经认可了倭国的投降。
此战的最大目的,他们都已经达到了。
所以,无需再起事端。
这个时候,倭国天皇选择投降,是最有利于大秦的。
很快。
倭国投降的消息,正在以极速传往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