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国处荒蛮南疆,多山障而少平川,耕地尤显珍贵。
当年端木氏在中原节节败退,只得一路南撤。夏汝仁追到白山附近便引兵北还,且有生之年再未南进半步。端木氏绝处逢生,得此喘息之机,不久便开新朝立新政,与大华鼎足而立。
而后,历代厥国皇帝皆以兴农为第一国策,营田开荒、引渠修道,经三百年始有厥国今日之局面。
厥人不畏苦,风里来雨里去自不在话下,且朝堂内外皆行朴素之风,鲜有奢靡之象。
厥人喜丝竹,日常艰辛而朴素,自该寻些别样的乐趣来弥补,普乐(le)之乐(le)莫过于乐(yue)。
端木玉允文允武,擅书擅墨尤擅乐,七弦琴艺闻名遐迩。
鄞阳皇城御花园的凉亭中,两人对座,少者低首抚琴,长者闭眼辨音。
弹琴者肃,而听音者穆。
琴声绵长如幽谷,实不负“仙乐”之誉。
“太子殿下,你的琴音中怎隐有哀意?”听者是个清隽中年,琴音止歇,他便开口问道。
善奏者众而善听者寡,能得一知音犹胜得知己。
端木玉琴艺为人所共仰,缘由之一便是他能寓情于乐。这曲民间祈雨的《龙见云》原本颇有铿锵之气,胥潜梦却能在铿锵中听出隐约哀音,不愧善听之名。
“弹此曲时,我确颇有心伤之意,先生不愧是端木玉知音!”端木玉双手抚琴,清声笑道。
自决定绸缪北征大华后,他屡定奇谋,重创大华,在朝廷上下的威势甚至直逼其父,厥国的皇帝端木澜。
端木玉本性极善,待人宽厚礼敬,实在是个温润如玉的绝世佳公子。然,天不从人愿。他生来便是厥国皇子,身肩无法推脱的国仇家恨,背负带领千万百姓重返故土的历史使命,事事当以国利为先。
厥国与大华敌对,所有这些对厥国的利,皆是对大华的害。
屏州大水、宿州战事,六七十万人伤亡,说是生灵涂炭亦半点不为过。一将功成万骨枯,也不过如此尔!
要一个养心修佛之人,计杀数十万,何其残忍?
“我不入地狱,谁人入地狱?愿我入地狱,苍生得解脱。”端木玉千万次心中默念,以期能得心力之源。
眼前这个能从端木玉的琴音中听出哀意的俊逸中年便是胥潜梦。
胥潜梦年逾五十,乃厥国第一学儒,其才通贯古今,其能化朽为奇。
端木玉少年始便仰慕其名,多番拜顾其茅屋,二人畅言所欲、互敬互佩,渐成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