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大华恩仇引 梅远尘 1211 字 12天前

“好男儿当如兄长!”

滇州与庇南沧州相去千里,其间隔着两百里宽的岩松山,兄弟二人自不会儿戏到连个随从也不带。好在公羊颂我质居都城十一年,心腹武士也有百余,此次这同行护卫的便是其中身手最好的三十三人。

看着眼前一脸朝气的幼弟,公羊颂我心中慰藉万分。至少家里还有一人,知他,信他,懂他,随他。

“兄长,吃饱了,我们行路罢!”少年行至他身边,呵呵笑道,“驱马快些,或许午时便到了。”

......

大华、厥国对立数百年,边境的纷争从未断过。为提防南边的敌人,大华在南境设制了楚南将军府和庇南哨所,两处屯兵共二十万。

楚南将军府驻地为楚州,眼下的领衔将军为欧禄海。

庇南哨所的驻地在沧州,暂时依归白衣军主将夏承灿节制。虽然先前的哗变令哨所军力受损甚重,但夏牧阳、夏承灿父子先后募兵近四万,操练一年已颇具声势。况且,两月前八万白衣军主力已奉旨迁驻于此,现今的沧州可说是大华最稳固的一座州府。

身居高位又大权在握,夏承灿却并无半分得色,无论在营地还是私宅,不管是人前抑或人后,总是一副心事忡忡的样子。

在他的处境,只怕换谁都只得如此。

“穆丹青的大军作动频频,屡屡越境挑衅,这显然是在试探大华边防实力。看形势,一场大战已避无可避了!今年庇南十三州中有十一州欠收,课税十不足三。战事若起,军中存粮最多可支撑四个月,倘使从左近三郡征粮......也不过半年。厥国人虽阴险可憎,然,军力却是一年强过一年,且有穆丹青坐镇边关帐中,实不可小觑。此战我虽不至于败,想要速胜却也极难。倘使两军旷日僵持,局势持久不定,唉......时年不丰,黎民本就度日艰辛,十一税一已是重税,我总不能另行加税?但若粮草不继,军心必不稳,退敌亦不过是妄谈。”

难!

民生难!

退敌难!

既要保民生不哀,又得退敌守国,实是难上加难!

这都不过是国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