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月和李远回到青牛镇的时候,已经下半夜了。
“时候不早,明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我还在那儿等你”,银月指了指山坡上的谷仓,“届时给你讲一下当今修行界的知识。”
“好,明日傍晚在此恭候银月姑娘。”
李远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随后沿着村道往家走去。
……
……
第二天黄昏,李远早早吃过晚饭,便拿着纸笔出了门,直朝谷仓而去。
到了地点,谷仓内外却没找到银月的身影。
李远闷闷不乐地在谷仓旁大枣树的树荫下坐了下来。
难道银月姑娘把我给忘了?李远心中暗忖。
仔细想来,对方这种世外高人,想必多事缠身,忽然消失个一两个月估计也正常。
“在这儿!”
正想着,头顶传来了银月的声音。
李远抬头望去,只见银月从大枣树茂密的枝叶间探出身来,冲他招了招手。
“上来吧。”银月说。
李远看了看银月所在的位置,又低头看了看大枣树的粗壮的树干,咬了咬牙,抱住树干爬了起来。
银月:“……”
估计是看不下去李远爬树的速度,银月跳了下来,拽着李远的胳膊再次飞身上去。两人坐在一根较粗的树枝上,透过叶子的间隙,傍晚橘黄色的阳光碎裂地洒在两人身上。
“修行者的标志有二:一是雪山,二是识海。”银月开门见山。
“两者皆是虚指,若是难以理解,你可暂时简单认为雪山是你的胸腔,识海是你的脑袋。
“或者将雪山比作你的肉体,识海比作你的神魂。”
见李远点点头表示记住了,银月接着道:
“普通修行,则是以均衡为主。
“引天地灵气入体,锤炼经脉,这是修雪山;借天地灵气养育、壮大神识,这是修识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