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芙和雕鹏打闹间,宴会上的气氛愈发热烈。不少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开始即兴吟诗,盛赞这一场宴会与眼前的美人。
突然,一名手持酒杯的文士站起身来,目光落在穆念慈和黄蓉的方向,仿佛被她们的美丽深深打动。他摇晃着手中的酒杯,情不自禁地高声吟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几句诗音调优美,出口成章,顿时引得周围的文士拍手叫好。
“妙哉!妙哉!这诗句写得真是传神,宛如专为杨王妃而作啊!”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名文士忍不住站了起来,冷笑着说道:“李兄,你干嘛抄袭人家李白的诗句啊?这是极乐之宴,不是抄袭大会!”
那文士听了,毫不在意,摆摆手说道:“你懂什么?读书人的事,能叫抄吗?这叫借鉴!我这是为了应景,体会李太白的意境,这可是文化传承!”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纷纷开始起哄。
“李兄,这叫传承?不如再借鉴两句,咱们也好凑个对联!”
“哈哈哈,说得好,读书人的事,不是抄,那是‘博采众长’!”
旁边一个文士大笑着接过话头,指着酒池吟道,“来来来,那我也借鉴一番!”他顿了顿,仰头望向花萼相辉楼的高处,朗声吟诵道:
“高楼百尺镜中开,琼池玉液绕梁台。
夜闻笙箫天上曲,人间仙境醉瑶阶!”
这一句诗刚落,便引得周围一阵掌声。文士们纷纷点头称赞:“好句!既有楼高、酒香之意,又写出了此地如仙境一般的意境!王兄果然不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文士听了,却有些不服气,嘴角一扬,故作不屑地说道:“王兄这句,虽写得不错,但过于直白,缺了几分含蓄。作诗,还是要有几分蕴意才好!”他随即转身,目光投向杨过与小龙女那边,提笔蘸了蘸墨水,微微一笑,吟道:
“仙子临尘挽玉光,红尘笑傲倚天长。
楼头月冷清风起,不羡凡人羡鸳鸯。”
这一句诗一出,顿时满座皆惊。众人纷纷鼓掌称赞:“妙!妙啊!借楼与仙喻人,又点出了杨世子与世子妃的伉俪之情,确实不俗!”
“李兄这一句确实高明,我服了!”之前的青年文士摆摆手,心服口服地说道。
眼看气氛热烈,更多的文士加入了这场即兴诗会。有人一边饮酒,一边摇头晃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