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护覆不分

原地犹豫一阵,本不想跟着走的夜三更瞧见显然是自己不动也跟着不动的张九厄,还是选择跟上。

听见张三封如此客气,夜三更知晓这道士接下来的话才是重中之重,也不接话,静等下文。

张三封又道:“从那日夜里刘福禄道友身死于太和大殿,尔后接连又有两位道友身死山中,我还以为是针对我武当道门的一场精心布局。听了三公子这番说道,看来也是我等自困于桎梏,眼界小了,真真没想到会是针对整座道门的劫数。只是有些纳闷,如果按照几位猜测,扶瀛立教不去朝廷找宗正寺,为何会先行找我道教?或者说去找禅门,抑或儒教,为何偏偏非要选中我道门?讲不通啊。”

夜三更苦笑摇头,“自始至终我等也仅仅是猜测,三封道长如此一问我还真回答不了,只能等水落石出那天,由凶手,或者说背后操纵一切的扶瀛人,来告知为何如此安排。”

张三封回头呵呵一笑,“夜施主不必执念,我也仅仅是提出心中疑惑,自然不是要施主给我解释。不过细想也到不难得出结论,如佛教才是在前朝由过海和尚东渡扶瀛,加以拨乱反正,发展至今不过几百年,也不成气候,儒教正统难以更改,他们也做不出此类神通。如武道一途,七年前有令尊这位江湖试手石只手搅乱扶瀛武道气运,至今除了与夜施主交好的大玉流,恐怕也无人敢来我中土称雄。如此也就只有我道教,派系繁杂,术法繁缛,又总是兼容并蓄的博采众长,最易让人抓住机会,于道教气运分一杯羹,可气可气。”

对方一席话算是将三教及武道四家修习要义概括的也是得体,不禁令夜三更刮目相看。

张三封继续道:“咱们且就将此事摊开了细想,就把所有的猜测当做事实。扶瀛人欲在大周建立新教,于年前找到清源派、梅花观、崂山派、无量宫,想要他们出手相帮,奈何眼下我中土各种气运机缘稀薄,便拒绝搭手。如此,他们便又生一计,以承载道教气运的莲池做饵,将天下二十来家道门不管大小全部汇集于我武当。为何不选择更为简单的各个击破,而是多此一举如此麻烦?”

显然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夜三更也不知晓该如何回答。

诚然,这估计也需要幕后主谋说明,如此化简就繁的确不能以常理度之。

袒胸道士又道:“再说说这个九宫燕,如夜施主所言,她隐匿分水岭些许时日,意图霸占分水岭,如此一来,为何又针对我道门做出如此谋划,为何不直接对我道门出手?”

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还尽是夜三更几人从来不曾考虑过的,让他一时语塞。

张三封又是一笑,“既然眼下线索多且杂,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不清,我们就继续猜测。这个幕后谋划者,是不是意欲由我道门入手,布一场更大的局?”

他忽然停步,摇头苦笑,“要不然我真不知道他们如此种种作为,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解释。”

仅仅便是从夜三更刚才的讲述中便想的如此长远,不得不说这个眼下在道门中辈分最高的道士,虽说年龄摆在这里,可这悟性绝非等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紧接话锋一转,这个最近频繁出的小莲花峰的道士忽然问道:“夜施主可曾听说过关于我武当的一句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