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和歌忘忧

泰城有座山,岱山。山不高,却传有仙人曾在此出现,导致历代帝王登基都要前来烧香拜会,在九州里这山可称得头筹。

白衣男子刚进城,便听到城门口守城的兵卒说着今晚在怡兴楼有说书的,说书人是九州闻名的贺青山。

白衣男子似是想起了什么,嘴角挂笑,尔后凭着数年前来过的印象,拄着竹竿一路打听找寻怡兴楼。

贺青山这个人说书也不见得比闹市里那些个说书人好,可这人啊就怕守旧。别的说书先生说的都是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故事,贺青山也说,可他说的更多的还是自己这些年游历九州的所见所闻。再加上他添油加醋的融合掺杂,出名到紫禁里的那位都喜欢听他说的书。

白衣男子找到怡兴楼的时候,已经挤满了人,听着这沸沸人声,硬挤怕是也挤不进去。可这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摸出一锭银子以后,店里小二就带着白衣男子进了怡兴楼,而且还找了离台子很近的位子。

想是那锭银子真的起了作用,店小二还给白衣男子温了壶一闻便知是九州里最让人喜欢的玉液酒。就着那盘不知是送的还是要付账的花生米,白衣男子一举一动倒真是得体。

恰恰此时台上帷幔落下,白衣男子饮口酒的时间一名十五六的女童便抱着一把三弦上了台。

这是人都知道,别个说书人三尺案台一方醒木就是一场台架子,可这贺青山偏偏与人不同,非要配上点声音,在其抑扬顿挫的高潮中蓦地加一些铿锵,也算是加点调剂。

女童上台,这酒楼里便鸦雀无声,等得三弦缓缓响了两声,帷幔里只听得醒木一声响,就听得一道女声娓娓传来。

声调预料之中的婉转,如鹂音清脆到让人舒服,开头仍旧是千篇一律的定场诗,说的是“吴钩遥挂西北方,寒月如霜照南墙,一怒冲冠少年狂,问君怎解借杜康。”

刚刚嘈杂如早市的酒楼霎时寂静,落针可闻。

“这京城呐,几十年前遭蛮子偷袭,当年初入朝堂的夜暮临携那夜光碑一日夜游走五道找来十八宗师力退来敌,尔后再由先皇下旨建了那处处比京城矮三分的京陲城,并封了夜暮临为靠山王,至今为止,夜王爷也成了咱们大周建制百年来唯一一个异姓王爷。”

“眼下,咱不提当年夜王爷京城下携手十八宗师那热血一战,咱就讲讲前几年里京城里那件夜家小子一怒为红颜的英豪事。”

紧接着响木又是一声响,帷幔里贺青山调子一换,雄浑之气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