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查漏补缺,偷鸡摸狗

面对关系不够牢靠的客户,白又白找了个合理借口,推说是她手上另一个客户做餐饮的,生意太好所以急需。

能介绍生意,老客户一听乐呵呵,没再多问,收下白又白的订金去准备了。

再就是蔬菜农产品,好办。

白又白躲出去打了个电话。

能给她供货的老板60多岁,白又白叫他一声孙伯。

孙伯来自C省的农业大县,着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孙伯一辈子种菜卖菜,不太识字,只能口述。

说起孙伯,是她爸妈曾经的病人,病症治愈之后,孙伯每年过年都会送些自家村里产的蔬果咸货上门。

热情得白父白母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什么蔬菜批发的生意,尽量介绍过去。

白父白母去世后,孙伯照样送东西上门,不过是送给白家姐弟俩。

或许是怜惜他们,孙伯送农产品更勤了,逢年过节一次不落,直到姐弟俩被迫搬去桂谷才没了消息。

白又白是拉过清单之后补充物资,有针对性的购买。

她要了红薯、紫薯、山药、大白菜、包菜各8吨,

莴笋、黄瓜、冬瓜、水萝卜、丝瓜、瓠瓜、西葫芦各6吨,

青菜、韭菜、排菜、鸡毛菜、毛豆、茼蒿、扁豆、空心菜、四季豆、蚕豆、线椒、朝天椒、菜椒、花菜、西蓝花、蒜苗、韭黄等各5吨。

生姜很重要,极寒时熬一碗姜茶,不仅驱寒、温胃,还能防感冒、止咳嗽,白又白冻生病的那段日子,全靠姜茶吊着,姜茶喝完了就硬熬。

除去先前抢来的3.5吨姜,她又要了6吨备着。

不止是现成的货,白又白连蔬菜苗也要来一些,以防万一。

白又白要的量很大,但对蔬菜生产基地而言,不算什么。

秋冬季,家家户户都在囤冬菜,少则一吨两吨,多则四吨五吨的囤,根本不是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她要的太杂,有些蔬菜瓜果并不是同一个基地生产,需要花点时间去别县调配。

白又白得知最多3天就能送到,一口一个孙伯叫得欢,打钱也不含糊。

挂电话之前,白又白借口天气不好,提醒孙伯多囤点米面粮油在家里。

孙伯一口应下,不知道是不是听进去了。

解决蔬菜问题,水果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