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的突然插入,让陷入小伤感的三兄弟一同抬起头看向朱七七。
趴在朱二毛腿边等投喂的两小吃呜呜两声,抗议自己的不满,姐姐还没有给我们吃了。
“四哥。”朱七七。撑着朱四毛的肩膀,将盘子递过去。看了眼朱四毛神色复杂的眼睛,开口道:“四哥,这世界三百六十五行,行行有状元。也不是只有科考这一条路可走。”
周四毛的眼神亮了亮,第一次有人告诉他,可以不用去走科考这条路。读了这么些年,每到考试时他就紧张,怎么也考不好,甚至一想到在那小小的房间他就害怕,身体都不受控制的哆嗦,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也曾偷偷去看过大夫,大夫也说他身体强壮,好好的。
秦小姐走后。朱四毛也心里暗暗发誓过,一定要考上,可就在要去考试的时候,他又做起了那些噩梦。
朱四毛觉得自己完了,自己怎么那么没用。而这些事他又不知道去跟谁说,家人只当他是生病的原因,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这是得了心病。
朱七七一屁股将朱六毛挤到一边去,然后自己坐在朱四毛身边,做起知心姐姐来。
“四哥,你跟我说实话,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每次考试前你特别害怕?”朱七七的眼神里满是关切,直直地看着朱四毛。
朱四毛低着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嗫嚅道:“小妹,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一想到考试,那股子紧张就铺天盖地地涌上来,我控制不住。在那小房间里,我感觉自己都快喘不过气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没办法好好答题。” 说到这儿,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
完了,这小子已经有了严重的抗拒考试的心理阴影。科举这条路,看来是真的不适合朱四毛。
朱七七轻轻拍了拍朱四毛的肩膀,安抚道:“四哥,我懂你的感受。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儿,这很正常?其实读书了不一定就是要去考科举,当大官才是唯一的路。”
“四哥我问你,天下的学子去上学,难道都是为了去考科举?”朱七七拿起一根树枝刨了刨柴火,继续问道。
朱四毛愣了愣神,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可眼中还是满是迷茫,“小妹,话是这么说,可除了科举,读书还能有啥用呢?”
这小子看来是钻了牛角尖,朱七七轻叹了一声,将手中的树枝丢进火堆,火苗 “噌” 地蹿高了些,映红了她的脸颊。“四哥,读书可不只是为了科举。你想想,你平日里读的那些诗词文章,难道都是为了考场答题?那些古人的智慧、情感,不都藏在里头吗?读《论语》,是让你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读《史记》,能知晓千年的兴衰荣辱。这些,是不是都和科举无关,却能让我们思想变得更通透、更明白事理。我相信啊爷送你们去书院,并不完全想着是你们都能当官,而是学习知识,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朱四毛微微皱眉,朱五毛,朱六毛纷纷点头,不知何时,朱大毛也停下手里的事情,安静的思考朱七七的话,心里也有疑惑,啊爷送三个弟弟去书院,当时的原话他可是知道的,“不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大家同意送三兄弟一起去上学的,本来老三也是要送进去的,只不过那家伙三天两头逃学打架,家里才放弃了一个鸡蛋。
朱七七拍了拍手中的灰尘,“四哥,出人头地不只有科举这一条路。你看那些手艺人,铁匠、木匠、织工,他们靠一门手艺也能养活自己,赢得尊重。你若对读书有兴趣,即便不考科举,也能把学问用在别处。其实,你可以看看二哥和三哥,他们没有上学,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