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亭华表示设备和材料资料都简单,去趟L市的医院和几所大学就能搞定,那些设备和资料什么的都有现成的,反正放在那也没人用了,就叫两个车拉一趟的事儿。

改造研究室的事谌涣接下了,他找了几个还算熟悉的工人听朗灯灯和林教授说了想法后,几个工人就开始动工了。

不得不说,华夏速度真的牛,不到一个星期研究室的大概框架就出来了,最里面是间大的实验室,出来后是两个面积相同的办公室,每间办公室可容纳三个工位,最外面是二十多平的接待室。

朗灯灯原本没想留这个接待室出来的,但谌涣说留着以后用。

打扫完建筑垃圾后,精装修又花了一个多星期,直到实验和办公设备全部搬进去后,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这一个月,朗灯灯和林教授也没有干等着,卫亭华带回来的那些资料,他们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全部归纳整理好,林教授也借此机会一边做一边教。

等正式搬进研究室那天,朗灯灯还特意搞了个拜师礼,把老人家感动得两眼泪花,直感叹遇到朗灯灯是他晚年最幸运的事。

入驻研究室后,林教授就劝老伴辞了食堂的工作,朗灯灯给他开的工资很高,每天四斤米面,一个月下来就有一百多斤,他们老两口也吃不了多少,小孙子的胃口也不大,多余的要么存起来,要么去换一些其他生活用品,实在不用再去食堂洗碗了。

林教授的老伴也姓林,是位高中老师,面容很和善,知道是朗灯灯给了林教授好的待遇后,大气地用米面换了一些冻肉做了一锅炖汤给林教授送午饭时也给朗灯灯带了一份。

一来二去后,朗灯灯也和林教授的老伴也熟了起来,林老师很会做一些小点心,林教授不爱吃,林老师就带了全给朗灯灯吃。

朗灯灯曾经想都没想过,资质普通的她有一天竟然也能成为科研人员,还拜了一个厉害的名师,更甚至得到了来自师娘的宠爱。

朗灯灯自从进了研究后就忙了起来,每天和叶水一起早出晚归,谌涣想要见她都得去研究室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