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闸路桥,位于闸北去与公共租界交界处。
长约60米,宽6米。
在战争期间,新闸路桥是闸北居民逃往公共租界避难的重要通道之一,但由于日军的封锁和战争的危险,过桥的过程充满艰辛和风险,很多人在过桥过程中遭遇危险甚至丧生。
同时,也有一些抗日力量和物资通过新闸路桥秘密进入闸北地区,支援抗战。
晚上九时许。
八辆黑色卡车带着轰鸣声惊动了驻防此地的日军陆战队三大队的一个小分队。
车队风驰电掣般驶向新闸路桥,车轮急速转动,扬起的尘烟遮天蔽日。
刚接近桥头,日军岗哨刺耳的警报声便划破长空。
徐子维毫无惧色,从车窗中探出身子,紧握英式冲锋枪,用英语高喊:“兄弟们,冲!”
刹那间,枪声响彻云霄。
随徐子维出动的五十名特种兵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超强战力和精准配合。
狙击手们手持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加装瞄准镜后化身致命的狙击枪。他们眼神锐利,在瞬息之间锁定目标。
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有一名日军关键火力点的敌人倒下,弹无虚发,让日军的重武器瞬间失去作用,为冲锋的队伍打开安全通道。
机枪手们操控着刘易斯式轻机枪,形成凶猛的火力网。他们的射击节奏紧密相连,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
一辆卡车上的机枪手压制住左侧敌人,另一辆车上的则迅速转向右侧,交叉掩护,不给日军丝毫喘息之机。
爆破手们紧握米尔斯手榴弹,在队友精准的火力掩护下,如鬼魅般在战场上穿梭。
他们计算着每一次投掷的角度和力度,手榴弹准确无误地落入日军防御工事的核心区域,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将日军的防线撕开一个个巨大的缺口。
整个特战队如同一个高度协调的战斗机器,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射击、每一步推进都精准无误,紧密配合。
他们的勇猛和协作让日军的抵抗显得脆弱不堪。
尽管日军的炮弹如暴雨般倾泻,在车队周围不断爆炸,掀起滚滚烟尘和碎石,但徐子维和他的特种兵们毫无退缩之意。
战斗正酣,徐子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果断下达命令:“最后两辆车,佯装故障,掉队!”
接到指令,驾驶最后两辆车的队员迅速操控车辆放慢速度,做出故障的假象。车上的特战队员们则迅速跳下,敏捷地跑上前面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