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转折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起义军终于突破了官军的防线,攻入了榆林城。

城中的官军纷纷投降,起义军顺利占领了这座军事重镇。李自成站在榆林城的城墙上,俯瞰着城中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他知道,这是起义军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随后,李自成又率领起义军进攻绥德。绥德的官军得知榆林失守的消息后,早已吓得胆战心惊。

当起义军兵临城下时,他们几乎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便纷纷投降。起义军轻松地占领了绥德,进一步巩固了在陕北的势力。

五月,李自成、张天琳等部与官军在安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官军在总兵俞冲霄的带领下,试图挽回败局,对起义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俞冲霄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挥舞着长枪,冲锋在前,试图鼓舞官军的士气。

然而,起义军的士气更加高昂,他们在李自成的指挥下,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

李自成身先士卒,带领着起义军与官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鲜血和生命的消逝。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官军终于抵挡不住起义军的进攻,大败而归。

总兵俞冲霄被起义军活捉,副总兵李成也被击毙,士卒被歼灭三千人。起义军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起义军乘胜进攻米脂,这座李自成的家乡。

李自成对米脂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百姓带来希望和改变。

然而,他们却不慎中了明将贺人龙的埋伏计。

贺人龙,这位狡猾的明朝将领,深知李自成对米脂的感情,于是在米脂城外设下了重重埋伏,等待着起义军的到来。

小主,

当起义军进入埋伏圈后,贺人龙一声令下,官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将起义军包围得严严实实。

起义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在官军的猛烈攻击下,死伤惨重。

李自成见状,心急如焚,他奋力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官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起义军的抵抗变得越来越无力。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无定河泛滥,河水汹涌澎湃,如猛兽般咆哮着。

许多起义军战士在混乱中被洪水冲走,葬身河中。

李自成、刘宗敏、张能等将领,在士兵们的掩护下,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但也只剩下数百骑。他们望着身后被洪水淹没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然而,李自成并没有被这次挫折打倒。他深知,作为起义军的领袖,他不能退缩,必须带领兄弟们重新振作起来。

就在他陷入困境之时,他的部将高一功带了一万多人从固原来,与李自成会师。高一功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让起义军的声势复振。

李自成看着高一功带来的队伍,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