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周旋

得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支持后,陈奇瑜更加坚定了招抚的决心。他开始与起义军进行谈判,商讨招抚的具体事宜。

起义军首领们,在谈判中表现得极为诚恳,他们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放下武器,听从朝廷的安排。

陈奇瑜被起义军的“诚意”所打动,他没有察觉到起义军的伪降意图。他按照招抚的流程,开始安排起义军的遣返事宜。

小主,

他下令让起义军分批走出汉中栈道,前往指定的地点接受安置。起义军则按照陈奇瑜的要求,开始有序地行动起来。

然而,起义军并没有真正打算投降。他们在暗中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当第一批起义军走出汉中栈道后,他们并没有前往指定的安置地点,而是突然发动袭击,冲破了明军的防线。

原来,起义军在与陈奇瑜谈判的同时,就已经秘密地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隐藏在队伍中。他们等待着时机,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发动攻击。

陈奇瑜得知起义军突围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起义军给骗了。

他急忙下令明军追击,但此时的明军,由于之前接受了起义军的贿赂,军心涣散,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追击。

起义军则趁机扩大战果,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摆脱了明军的包围。

这场汉中栈道的伪降事件,成为了明末农民起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它不仅展现了起义军在绝境中的智慧和勇气,也暴露了明朝官军的腐败和无能。

陈奇瑜因为这次事件,受到了朝廷的严厉斥责,他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起义军则在这次事件后,得以保存实力,继续与明朝政府展开斗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军事战略和战术的运用。

李自成、张献忠等首领,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成为了明朝政府的心腹大患。

这场农民起义与明朝政府之间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而汉中栈道的这场生死博弈,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却对整个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