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他奶奶的,我本来想在李耀晨家的喜宴上多跟贫下中农交流交流。这个骚娘们当着那么多人说我是流氓坏分子!生产队里有轻巧活儿她就来,活儿一吃劲就找不找她。生产队开大会,她把手塞进我裤子里乱摸……”
白凌云:“哈哈哈……,见了你这么帅的小伙儿,她不发骚才怪呢。不过柳大妞人可老实本分,能干活儿,肯用功。”
华子没等她说完起身走了。
华子不想带什么徒弟,更不想管什么狗屁大队卫生所。他自己本身还是个徒弟级别的小大夫,凭什么跟别人指手画脚?
除了去年冬天扒苞米白凌云撕书那件事,他几乎对柳青青没什么印象。反之对她的母亲康淑君,印象很深,但绝不是什么好印象。
从打火头军没当成那几天,他就发现母猪河的野生药材都很特别。肥大、厚实、药劲足。尤其是茜草根,通过元朝辉的父亲试验要比外地的鸿茅效果强几倍!而在蘑菇崴子屯儿,他当做药材的东西老百姓往往当成山野菜才回来下饭。
别人司空见惯,在他看来却是新奇无比。
所谓的药食同源,在蘑菇崴子屯儿体现得神奇、美味、丰厚。他在自己的扇车棚子里积累了两麻袋上品药材。只要带回宽城,足够他两年的开销!
医学博大精深,医术纷繁复杂。但从中医药的角度讲,更注重的是品味。人品如药品,品不好那会要命。华家就是被那些小人构陷,才落得今天这地步的!
康淑君根本不懂华子的心思与个性。她的一个做法不但没拉住华子,反而更加让华子厌恶。
也不知谁给她出的主意,康淑君杀了一只老母鸡,弄了几斤河鱼请新任队长米永刚出面,请华子吃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请这个人就没长脑子。米永刚的姑娘也是高中毕业,成绩比柳青青好的太多。他还想让自己的二姑娘米雪晴跟华子学医区大队卫生所呢,岂能让她康淑君得逞?
米永刚跟华子说了声就回家了。他不去,华子更不能去!
华子骑着自己攒的自行车,去了县城了。
上次去医药管理局求书,他就听说,德化县城也有个药材收购单位。他要探一探这条财路!
这是医药管理局下属的中药材集散大库,处在德化县城北门附近,是北门一带最大的单位。
华子走进大门,跟门卫说明来意,要卖几样药材。
门卫指着一座红砖瓦房:“卖药材得先去找库管定品级,找宗库管品鉴之后才能给价钱。”
华子敲门进去之后,接待他的是个戴眼镜的白头发老头儿。一番介绍,这位药材集散大库的库管,叫宗佰威。
华子把自己带来的黄芪、黄芩、鸿茅、甘草都摆放到桌上:“我没有炮制房,只是自然阴干的。我们那里还有很多尚未发现的药材,产量质量都不低……”
宗佰威拿起一根黄芪药用根,切了几片,看着眼睛都直了:“金盏银盘菊花心,豆香浓郁甘不熏。上好药材呀。”
华子开口接道:“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苏东坡绝对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
“你们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华子:“呵呵,名字土得掉渣儿,叫蘑菇崴子屯儿。不过土质非常好。我刚到那里没几天就发现集体户周围药材质量特别好。后来配制了几种药酒,果然疗效非常好。”
宗佰威惊异地打量着华子:“你还会配制药酒?”
“哦,我插队之前是省医院中西医结合部的实习大夫。家传中医。”
宗佰威:“原来是这样。东北的中草药,尤其是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都很丰厚。有些封闭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生长的药材得天独厚……”
聊了一个多小时,宗佰威请华子到药材大库的职工食堂吃了一顿饭。
吃过饭华子说:“下次来我给你带一点我们那里的苞米面儿,可比你们食堂的贴饼子好吃多了。”
宗佰威:“呵呵,乡野医生就是比我们这些人逍遥自在呀。我送你一本书,回去你可以对照采集,会发现更多品类的好东西。”
宗佰威给华子的书叫《全国中草药图鉴》。这本图鉴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是黑白双勾画出来的,跟《本草纲目》上的图画没什么两样。要是对照采集,还是那本《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最可靠最实用。
对比康淑君家的酒菜,华子这一趟等于是去享用了一顿国宴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