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百破五万,那绝对是大功。刘备你谦虚什么微末功劳,不值一提,那众文武官员还怎么进步?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也要看情况不是?还有这大功劳如此之大,你刘备、关羽、张飞、刘忠都是白身,这样的功劳你们担当的起吗?
刘忠见太守和众官员频频暗示,不清楚刘备是不懂还是不屑,反正场面是渐渐冷了下来。于是刘忠果断的站了出来,向着刘焉和陪坐的官员拱手施礼,然后开了口。
“父亲大人,如今这黄巾猖獗,各郡皆有败绩。我涿郡大破黄巾贼寇数万人,实在是一场大胜。想必报捷的文书到了朝廷,陛下也会十分欣慰。”
刘忠一番话肯定了这场大胜的含金量、含功量,那文武官员听了也是纷纷点头,场面渐渐又热了起来。太守刘焉手捻胡须频频点头,示意刘忠说下去。
“然这番功劳绝对不是我等兄弟独有!”刘忠掷地有声的,刘焉和众文武官员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没有父亲大人和众位大人坐镇郡城、调度粮草、指挥得当,我们岂能有如此大胜?没有校尉大人率大军接应,那贼寇又岂会望风逃窜?”
听刘忠说到这里,太守和那众文武官员已经是频频点头、议论纷纷。
“此次大破贼寇,皆是太守和众位大人调遣之功。我兄弟四人只不过是听从调遣出兵,出了些蛮力,实在是微末功劳,不值一提,又岂敢欺世盗名、独享战功?”
刘忠说完向着四周拱手为礼,然后回到自己的案前跪坐下来。
大堂的气氛立马就快活了起来。众文武官员纷纷向太守刘焉贺喜,称少郎君不但勇武过人,还有见识、识大体。刘焉也觉得自己慧眼识珠,这个义子认得实在是有远见。再看看那玄德贤侄,这对比就太明显了。
“玄德贤侄,果真如此?守正是否言过其实?”刘焉笑眯眯的看着刘备。
“世伯,守正所言,皆为事实!备也是如此认为!”刘备此时才明白刚才为何场面会渐渐冷下来。幸亏四弟机灵啊!要不这要得罪多少人啊!心中对于刘忠的看法又有了许多改变。
“既然如此,本官立即上书朝廷,给众位请功!”刘焉开怀大笑,让众人散了。众人纷纷告辞,郡丞、长吏、郡尉、功曹等官员留了下来,这一番功劳如何运作、分润,还需要细细考量。
“玄德,你也留下!”毕竟这功劳是刘备带人立下的,刘备又是自己认下的宗侄,那刘忠还是自己的义子,撇开刘备分配功劳确实不太合适。
“世伯,刘备还有些俗务要办。一切单凭伯父大人做主!”刘备经过刚才那一出戏,岂能还不知刘焉的意思?自己一介白身,还是不要参与这分润功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