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论功行赏

谁这么不解风情?刘忠和众人都定睛看去,原来是高顺自己!

“将军!高顺惭愧,带领着200身经百战的边军精锐,把仗打成那个样子,怎么敢说取胜呢?高顺领军无方,又怎么敢奢求军司马一职呢?”

“哎!赢了就是赢了,军中无戏言,我又怎么能出尔反尔?再说那新军也是本将训练多日,你一时大意,错估了战斗力,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你当时在必败的局面下力挽狂澜,反败为胜,连皇帝陛下也是认可的!”刘忠说到这里,突然收起了笑容:“军司马一职非你莫属,这是军令!”

“喏!”高顺单膝跪地,十分激动的喊道。他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军屯长,没想到来刘忠麾下没多久,寸功未立就成了一营之军司马。这都多亏了刘忠的赏识!听说刘将军是从近2000边军之中,一眼相中了自己,把自己挑选到了麾下。这种大恩大德,何以为报啊!

“末将谢将军提拔!”高顺强忍住泪水,他知道自己这条命从此算是卖给刘将军了。“高顺必肝脑涂地,以报主公大恩!”

听高顺称自己为主公,刘忠大喜。高顺和赵云不同,当时赵云跟随自己,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高顺是投身报效,认了自己做主公。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这就意味着高顺以后必须忠诚于刘忠,一旦背弃是会被主流社会唾弃的。

东汉是二元主君制,也就是说对于士人和官吏来说,他们有两个效忠对象,一个自然是皇帝陛下,第二个就是效忠于自己的长官。属吏对于自己的长官或者恩主怀有特殊的忠诚和义务感。他们会以臣僚自居,视自己的长官为“君”!有时候他们对于自己的长官的忠诚度甚至不亚于对皇帝的忠诚。

高顺是刘忠简拔于微末之中,高顺自认为是刘忠属吏,认刘忠做了主公,这是皇帝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其实所谓的二元主君制,就是皇帝对于豪族、地方势力的一种妥协。

高顺一句主公出口,在这个道德观还没有完全崩塌的时代,也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刘忠可以给高顺最大的信任。

“快快请起!”刘忠直接从主座上跳了起来,直接走到高顺面前,双手把住高顺的手臂,将高顺从地上扶了起来。“孝义快快请起!(三国中并没有提到高顺的字,这里作者自己起一个)今得孝义,乃天助我也!”

“主公!”陡然从小小屯长登上军司马之位,高顺的心已经彻底被刘忠俘虏,此时无论刘忠做什么,高顺都觉得是刘忠礼贤下士,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此时见刘忠亲自搀扶自己,眼圈一红又要跪下行礼,被刘忠紧紧拉住才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