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朝堂交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师洛阳开始有一些小道消息四处流传:说黄巾大乱,都是因为十常侍卖官鬻爵,任人唯亲,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至于天下大乱。如今虽然大乱以平,但黄巾余孽依然此起彼伏。如今只有斩杀十常侍,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自然会四海清平!

市井之间,也有些垂髫小儿唱着童谣:“十常侍,坏心肠,扰乱家国罪昭彰。百姓皆把他们恨,盼得正义除祸殃。”“十常侍,恶如狼,祸乱朝纲民遭殃。若把常侍皆杀光,天下太平乐未央!”

十常侍凭借刘宏的宠信,把持朝政,飞扬跋扈,早就引起世家大族、文武百官的不满。自从这些流言、童谣在街头巷尾开始流传时,一些官员为了打击十常侍,也明里暗里的推波助澜,最终愈演愈烈,京师洛阳处处传唱。

甚至还有了更加大胆的童谣出现:“十常侍,心不良,阴谋暗藏欲称王。朝堂之上乱纲常,百姓惶惶国将亡。”

对于京师洛阳的这些纷纷扰扰,刘忠是心知肚明。开始的流言和童谣都是刘忠派王二毛等人传播的。至于后来有人推波助澜,出现了“十常侍,心不良,阴谋暗藏欲称王。朝堂之上乱纲常,百姓惶惶国将亡。”之类的童谣,则出乎刘忠的意料之外。

刘忠的本意不过是通过流言、童谣,让十常侍认为是那些破黄巾的有功之人不得封赏,心生怨恨散播谣言。给十常侍造成一些舆论压力,好让他们想办法让皇帝封赏这些人,将这些人赏个外任,离开京师上任,流言自然平息。刘备自然也会因此得官。

可是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刘忠的控制,竟然成了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世家豪族和十常侍之间的第一次剧烈交锋。

早朝!

有大臣出班上奏,矛头直指十常侍。

“启禀陛下:朱儁大军班师已过多日,主将功过是非早有定论。然十常侍蒙蔽圣听,把持朝廷,卖官鬻爵,以至于有功之人,有功不赏;有过之人,有过不罚。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流言四起。更有童谣谶语,流传四野。若陛下不当机立断,斩杀十常侍,则我朝廷危矣,大汉危矣!”

“竟有此事?”刘宏虽然昏庸,但也知道军功不赏对于朝廷的危害,慌忙问道。

“陛下!”一旁的张让、赵忠扑通就跪下了。“这军中奖功罚过,本是大将军之责,如何能怪罪到老奴几人身上?老奴几人深居内宫,怎知那宫外之事?求陛下为老奴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