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接到皇帝令其率兵入京的诏令后大喜,催动三军日夜兼程,很快就过了函谷关。
函谷关是汉灵帝刘宏为拱卫京师洛阳所设的八关都尉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洛阳西方防御的屏障。过了函谷关,离洛阳城可就只有20公里左右了。
过了函谷关,董卓就彻底的放下心来。因为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此时董卓的大军和洛阳之间已经是一马平川,董卓随时可以挥军到洛阳城下,没有了任何的阻碍。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是夜,董卓大摆宴席,庆祝一路畅通的过了函谷关,麾下文武百官纷纷庆贺。
“同喜,同喜!”董卓豪爽大笑。“此次入京,朝中形势多变。老夫担心路上关隘受阻。如今有天子诏令,我军已过函谷关,京师近在咫尺,老夫无忧矣!”董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诸公,饮胜!”
“主公此次入京,必成大业!”李儒端着酒杯站了出来,先是恭维了董卓一句。“前几日主公担心朝廷诏令有变,三军日夜兼程,将士早已疲惫。不如就让众将士在此休息几日,主公看可好?”
“这又是为何啊?”董卓迫不及待想进入洛阳,听到李儒如此建议,不由的瞪大了眼睛。“京师就在眼前,何不一鼓作气,让将士们进入洛阳在休息呢?”
“主公!”李儒将手中酒一饮而尽,又捋了捋胡须,一副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样子。“我军在此休整几日,一来可以观望朝中形势,因时而动。二来也让三军洗去征尘、养精蓄锐,也好让朝中诸公知我西凉兵马雄壮,以震慑朝臣。岂不美哉?”
“妙!妙啊!文优之言甚妙!”董卓高坐在主位上,兴奋的拍着大腿。“传我军令,三军就地驻扎,休整几日再兵发洛阳!”
“将军,李大人此计不妥啊!”董卓女婿牛辅身后一人轻声说道。牛辅扭头看去,却是帐下谋士贾诩。
“哦?如何不妥?”牛辅此时已经微醺,说话有些大声。
贾诩慌忙向四周打量,见大帐之中都在喝酒庆祝,无人注意,这才放下心来。此时李儒已经是董卓麾下心腹谋士,贾诩此人最擅明哲保身,如何肯说出他计谋之不妥之处。无奈自己身在董卓军中,董卓胜败关乎自身,因此才向牛辅轻言提醒。
“将军,如今朝中风向多变,朝令夕改。今主公朝廷诏令在手,正宜速进洛阳,鼎定大局。一旦朝廷诏令有变,悔之晚矣!”
“主公且慢,文优之言不妥啊!”牛辅听贾诩一说,觉得甚是有理。心中想着贾诩真够意思,把这个露脸的机会让给了自己。于是便大声嚷嚷着站了出来。
“哦?公佑有何话讲?”董卓见是女婿出言阻拦,心中有点吃惊。自己这女婿能征善战,打仗是一把好手,却不曾见过擅长什么谋略。
牛辅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心中暗自得意,将贾诩的那一段见识给说了出来。董卓平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