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赵秀才说的,张彩觉得京师将乱请病假,以求自保。
他捞足了,腰包饱了,名声有了。政局将乱之际,再混下去没准搭上小命,不值得。
不如回家享几年清福,待乱定后再作打算。
他是刘瑾的陕西老乡,安定人,弘治三年进士。时任吏部文选郎,此职是让人眼热的美官。
张彩是个能吏,深受前任尚书马文升的器重。
他在用人方面采用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好办法,不料有个沽名钓誉的御史弹劾他变乱祖宗法度。
张彩正无由脱身,这位御史的弹劾奏章发回吏部,虽然时任尚书的马文升为他一一条陈辩解,张彩还是执意告疾求退。
让人一弹劾就求退是古人的官规之一。
当然规定是这么规定的,真正这么干的一个也没有。
官场上混的人,让人弹劾十回八回,只要文书未下,都还在奔走权门,想方设法摆平。
张彩告疾奏章一上,立刻声誉鹊起。
正直的官员认为此举有古大臣遗风,倒没想到这小子玩金蝉脱壳的花招,他们纷纷上奏挽留。
张彩去意已决,焦芳当上吏部尚书后,张彩跟他尿不到一壶,辞职的决心就更大了。
他先后上五道辞职奏章。
挽留他的官员有点弄不明白,照理上三道奏章就能与古人媲美,接着照样上班就是,还摆什么谱呢?所以没有人再挽留他。
张彩总算如愿以偿,朝廷准他的假,放他回乡了。
他刚拿到准假文书,没想到又弄到另一个声誉。
南京给事中李贯推荐他有帅才,应当到边关挂帅。
似乎要印证李贯的看法,三边总制杨一清因为修筑边墙得到正德同意,但经费却迟迟没有下拨,一气之下上章辞职。
照惯例,他上章辞职的同时,须举荐别人顶自己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