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一听,忍不住龙颜大怒,前回打压朝臣,他体味到皇帝的权威。但自即位以来,他头一回当面训斥朝臣:
“放肆!你是经筵讲官,难道不知道刘忠越职言事?”
李东阳忙说:
“陛下息怒。刘忠和杨廷和不识大体,念其初犯,饶他们这一次吧。”
“朕听不出刘忠说朕是昏君吗?刘忠罪不可恕!”
他瞥了焦芳一眼,焦芳那张长长的驴脸仍旧没有任何表情,心想这才入阁几天,就拿捏一副宰相风度,便对他有点看法。
他又向王鏊看去,恰好王鏊趋出班,跪在地上,朗声说:“臣愿意与刘忠同罪。”
正德开经筵并非想学大道理,而要了解大变动后朝臣的锐气。
讲官惹他一时之愤,却说明朝臣仍有锐气,他心里高兴。
他也没打算惩罚,讲官到底是他的先生。
他为自己能控制大局感到得意。
只要内阁没有烂掉,大臣锐气仍在,他就可以欢欢喜喜过日子,无须太过操心国家大事。
他希望他们办好差,又不要管他的闲事,彼此相安无事,就算万事大吉了。
刘瑾开腔了:
“万岁爷,二位讲官坏了祖宗法度,万万饶不得啊。”
正德回头看他一眼,倒觉得给刘瑾的权力太大了,这并非他的初衷。
可是,执政只能用心腹,以前未能狠心换掉先朝旧臣,一是没经验,二是怕麻烦,三是心腹不多,时机不成熟。
现在仍没有多少心腹,将大权交给刘瑾,其实也是出于无奈。
他令刘瑾:
“你别多嘴,先退到殿外去。”
刘瑾吓得屁滚尿流,一步三晃趋出殿去。
张文冕一再提醒,群臣不会善罢甘休。
可一见这架势,他还是不明白,过去的事尘埃落定,怎么还有人胆敢跟他斗呢?
正德摆出姿态,好叫大臣看出,他并不全偏袒刘瑾。
刘瑾出去后,他又怕大臣们趁机没完没了说刘瑾的坏话,忙又说:
“先生们不喜欢讲经,今天到此为止吧。你们坏了祖宗规矩,朕不能跟你们一般见识。照例赐宴左顺门,你们用过后不必进来谢恩。”
说罢扬长而去。大臣们知道接下来要吃亏,可总算出一口鸟气,心情舒畅,在左顺门美美吃一顿,就争论着要不要进去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