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地下工事

"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孙教授戴着老花镜仔细查看墙上的文字,"从建筑工艺来看,确实是日据时期的风格。不过......"他敲敲墙面,"用料和做工都比一般军事设施讲究得多。"

叶城在一旁说:"我们也觉得奇怪。一个普通的防空洞,不至于建得这么复杂。"

"这里,"孙教授指着一处砖墙的接缝,"用的是特殊的德国工艺。在东亚地区很少见。说明这个设施的重要性远超普通军事工事。"

Q博士通过隐蔽通讯提醒:"小心,考古队里混进了两个可疑人员。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像专业考古学者。"

叶城留意到,确实有两个"助手"总是在特定位置停留,而且频繁使用一些不属于考古装备的仪器。

"孙教授,"叶城转移话题,"您觉得这些痕迹像是什么类型的研究设施?"

"从布局来看,"孙教授说,"很可能是某种生物实验室。你看这些台座的设计,特别适合放置培养皿和观察设备。"

就在这时,张玉带来新的发现:"在实验台下发现了一些玻璃器皿碎片。"她戴着手套,小心地展示那些残片,"上面还留着一些试剂的痕迹。"

孙教授仔细观察:"这些烧杯的材质......是德国蔡司公司的产品。在那个年代,这可是最顶级的实验器材。"

安然通过通讯补充:"查到了,当年确实有一批德国实验设备运到这个地区。运输记录上写着'光学研究设备'。"

"光学研究?"叶城心中一动,想到了紫瞳基因的事。

小樱这时从一处角落钻出来:"爸爸,你看这个!"她指着地面上的一个奇怪标记。那是一个似乎是太阳形状的图案,但仔细看的话,中心是一个竖瞳的图形。

"这个标记......"孙教授惊讶道,"我在欧洲一个古老实验室见过类似的!那里据说是研究人类基因的特殊机构。"

叶城和Q博士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个地下工事与紫瞳基因的研究真的有关。

就在这时,那两个可疑的"助手"偷偷在角落摆弄着什么。通过微型摄像头,叶城看到他们在安装某种监测设备。

"教授,"叶城说,"这个位置可能不太安全。地质报告显示有塌陷的危险。"

孙教授立即叫停了在那个区域的工作。那两个"助手"不得不放弃安装设备。

"对了,"张玉适时说道,"我们之前做过一些环境监测。这些数据可能对考古工作有帮助。"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安全"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精心处理,既能满足考古需求,又不会暴露真实的能量场信息。

"太好了!"孙教授欣喜地接过资料,"这对我们判断当年的实验环境很有帮助。"

Q博士继续通过通讯提醒:"那两个家伙在用微型雷达扫描地下结构。"

叶城心中冷笑。他们早就在关键位置布置了干扰装置,任何扫描都只能得到一些误导性的数据。

"孙教授,"叶城提议,"不如先对这个主实验室进行重点保护?其他区域可以慢慢勘探。"

"对,对!"孙教授很赞同,"保护性发掘最重要。我这就申请设立文物保护区。"

那两个"助手"听到这话,脸色明显变了。文物保护区意味着这里会受到严格管控,他们将很难再自由行动。

到了中午,考古队暂时撤出地下工事。叶城让张玉准备了一些农家菜,招待孙教授。

"叶先生,"酒过三巡,孙教授感叹道,"说来惭愧,我年轻时也研究过这个地区的历史。但从没想过,会有这么重要的发现。"

"教授太谦虚了,"叶城说,"您在这方面可是权威。"

"哪里哪里,"孙教授摆摆手,"倒是你们,能主动报告这个发现,还这么配合工作,实在难得。"

叶城谦虚地说:"为历史研究出一份力,是我们应该做的。"

晚上,考古队离开后,叶城他们又回到地下工事。

"那两个'助手'肯定会回来,"安然说,"他们装的设备还没来得及收集数据。"

"让他们收集去吧,"Q博士说,"我已经设置好了干扰程序。他们得到的每一个数据,都会指向错误的方向。"

张玉这时完成了新一轮样本分析:"有个发现。在某些特定的能量波动下,这里的微生物会产生独特的发光现象。"

"所以当年的实验,"叶城推测,"可能就是研究能量场对生物的影响,特别是对特殊基因的激活作用?"

小樱坐在父亲腿上,打了个哈欠:"就像我的紫色眼睛?"

"是啊,"叶城轻抚女儿的头发,"你的特别之处,可能就是这些古老研究试图解开的谜题。"

夜深了,月光透过通风口洒在地下工事的墙面上。那些斑驳的痕迹,见证着一个跨越时空的秘密。而叶城知道,守护这个秘密的责任,已经落在了他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