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拉满了料先回去了,四人肩背手提,满载而归。
杨母背着背篓,显眼的肉类和香料都装在背篓里,连卿他们提着布料。
这些东西花去了二十多两,其中香料占了一大半,真是古代奢侈品啊!
回到家,先把大骨头炖上,昨天炖的鸡汤还有半锅,等会放到大骨头汤里一起炖。杨母揽下了处理猪下水的活。按照连卿说的,先用清水冲洗,杨家院子里有小水井,用水方便。洗完后用面粉和生碱搓洗,洗着的功夫,小蕙已经烧好了水,洗好的猪下水焯水,再用淡盐水和醋浸泡。
处理好的猪下水,一点异味都没有。
杨絮被连卿安排用白色的细棉布缝了个小布包,把香料装进去,用热水泡着。
四个女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高汤得炖一会儿,猪下水中午是吃不上了。连卿配好了菜,开始做菜。杨母拿碗舀了一碗大米出来蒸米饭,红烧肉都做了,就奢侈一把!
连卿是北方人,用的是北方的方法做红烧肉。五花三层的肉切成块,先焯水,把肉捞出控水的功夫再炒糖色,把控好水的肉放入锅里煸炒,小蕙烧火很有水平,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小火慢煸,慢慢煸出油,煸的焦黄。虽然这时候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