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咸丰皇帝经过深思熟虑,给皇后和皇太子,分别精心刻制了两枚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印章。他的原配皇后,也就是在日后被尊称为慈安太后的那位,手中紧握的印章被命名为“御赏”。这枚印章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威严与权力,彰显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小主,
而皇太子载淳,所拥有的印章则名为“同道堂”。然而,由于载淳年纪尚小,尚处于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阶段,对于朝政之事,毫无处理能力。因此,他的这枚至关重要的印章,便交由其生母慈禧代为管理。
在外,咸丰帝更是煞费苦心,从众多前朝大臣中,精挑细选出了八位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大臣,组成了一个被称为顾命八大臣的辅皇团队,专门负责前朝政事的审批与落实。这八位大臣皆是经验丰富,才识过人之辈,他们肩负着辅佐幼主,稳定朝纲的重任。
而所有代表国家的重要文件,无论是关乎民生大计的政令,还是涉及外交邦交的文书,都必须经过慈安和慈禧手中的两枚印章的盖印,方可生效,进而下发并施行。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权力架构,形成了一种内外相互牵制的局面,同时又存在着三角互立的关系。
封建王朝的权力制衡,一直是统治者们关注的焦点。咸丰帝的这一安排,借鉴了以往朝代的经验教训,试图在幼子继位的特殊时期,确保皇权的稳定与国家的正常运转。
在咸丰帝看来,这种内外的互相牵制,又存在有三角互立的关系。如此精心设计的政治托孤体系,似乎是一个无懈可击,非常完美的布局。他期望通过这种巧妙的安排,既能保证皇权不旁落,又能让国家政务得以顺利处理,为幼子载淳的成长和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了变数,这一体系最终是否能够如咸丰帝所愿,还需在时间的长河中接受考验。
第二日清晨,咸丰皇帝驾崩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内,享年31岁,结束了他可悲的皇帝生涯。然而,咸丰皇帝自认为完美无缺的安排,在他尸骨未寒之时,就已经被打破了平衡。
以大臣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其嚣张跋扈之态,令人侧目。他们完全不将年幼的君主和两位寡母放在眼里,仿佛这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威,于他们而言,如同无物。
自然,那两枚印章在他们看来,虽有一定的节制作用,却绝非如同紧箍咒般,能将他们牢牢束缚。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权力的制衡手段,最终都被野心勃勃之人所突破。
况且,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宫高墙也是如此。宫廷之中的种种秘闻和权力争斗,总是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
关于慈禧在内宫,协助咸丰理政的事,这些大臣早有耳闻。他们深知慈禧的精明能干和对权力的渴望,因此心中对慈禧,也有着几分的提防。
此时此刻,身处内宫的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其境遇可谓是岌岌可危。先别说掌握绝对的权力,就连身家性命,都随时受到威胁。
他们犹如置身于狂风骤雨之中的孤舟,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权力的漩涡所吞噬。历史上,多少幼主和后妃,在宫廷的争斗中沦为牺牲品,如今的两宫太后和小皇帝,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在那令人几近窒息的绝境之下,慈禧的脑海中犹如划过一道亮光,她想起了远在北京的皇叔恭亲王奕?。这位皇叔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以及他所拥有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慈禧眼中破局的关键。
她和慈安经过一番紧张而审慎的商议之后,决定利用一些巧妙而隐秘的手段,来扭转局势。她们精心策划,让咸丰帝生前备受信任的御前太监安德海,承担起这一极为危险且至关重要的使命。安德海怀揣着密诏,凭借着他多年在宫廷中,练就的机敏和谨慎,趁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溜回北京,想尽办法,联系恭亲王奕?。
接着,两宫太后与小叔子奕?紧密联手,如同黑暗中蓄势待发的猛狮。他们精心布局,步步为营,终于发动了那场在历史上,被称为辛酉政变的重大事件。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中,他们果断处决了顾命八大臣,以雷霆万钧之势,打破了原本的权力格局。
与此同时,她们也成功夺回了绝对的皇权,将王朝的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过程,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每一步都充满了惊险与未知。
时间来到公元 1861 年 12 月,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正式开始了垂帘听政的历程。